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8       共计:2521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访予落止,率时昭考。

於乎悠哉,朕未有艾。

将予就之,继犹判涣。

维予小子,未堪家多难。

绍庭上下,陟降厥家。

休矣皇考,以保明其身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访予落止

"访"指咨询,""""开始。指周成王即位初期咨询政事。

2.率时昭考

遵循英明先父(指周武王)的治国之道。

3.继犹判涣

"""猷"谋略;"涣"指分散的政令,喻指整合分裂的政权。

4.陟降厥家

神灵升降于宗庙,暗指祖先庇佑。

三、白话译文

(逐联对应翻译)

"之初咨询政事,遵循先父治国之道。

治国任重道远啊,我的经验尚不足够。

请助我达成目标,整合分散的政令。

年轻的我啊,难担家国多灾多难。

继承朝堂上下事务,祈求祖先降临护佑。

伟大先父的英灵,请保佑我明哲保身。"### 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特征

  • 采用四言句式,六联十二句的规整结构
  • "赋"的表现手法,直陈其事与抒情结合

# 2. 艺术特色

  • 双关修辞:"落"既指即位初始,又暗喻政权未稳状态
  • 呼告手法:三次直接呼唤"皇考"宗法伦理色彩
  • 时空对照:通过"考"与"小子"的世代对比,突出历史沉重感

五、历史背景考证

1.成王即位说

据《毛诗序》记载,此诗作于周成王三年丧毕,正式亲政之际。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(如何尊)中"唯王初迁宅于成周"佐证。

2.政治语境

  • 反映"三监之乱"政权重建需求
  • "判涣"对应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后的政令整合
  • "多难"指东方诸国未完全臣服的局势

3.礼制功能

属《周颂》中的"庙诗"宗庙祭祀时演唱,兼具政治宣言与宗教仪式的双重属性。

六、学术争议辨析

1.作者归属

  • 传统观点认为成王口述、史官记录
  • 现代学者郭沫若提出"周公代作说"2."休矣皇考"解

    近年出土清华简显示,"休"或为"庥"的通假,指神灵荫庇而非赞美之辞

3.断代差异

汉代今古文经学对"未有艾"的释义分歧(今文作"未长成"作"未终止"### 七、文化影响

1.后世化用

  • 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引用"落"咨询典故
  • 苏轼《教战守策》中"予就之"句式借鉴

2.现代诠释

当代学者将"涣"引申为早期国家的政治整合范式,应用于先秦政治制度研究。

八、延伸阅读建议

1. 对比阅读:《周颂·闵予小子》《大雅·文王》

2. 参考典籍:《尚书·周书》《逸周书·世俘解》

3. 学术专著:

- 李山《诗经析读》(南海出版公司)

- 夏含夷《西观汉记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角弓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谷风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