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吕】四块玉·客中九月
*作者:张可久*
落帽风,登高酒,
人远天涯碧云秋,
雨荒篱下黄花瘦。
愁又愁,楼上楼,九月九。
---
1.注释
2.白话译文
秋风卷落游子帽,重阳酒盏握在手,
漂泊天涯望断碧空如洗的深秋,
冷雨摧折篱畔菊瓣渐消瘦。
愁上叠愁,独登高楼复上楼,
恰是九九重阳时候。
---
1.意象系统
2.艺术特色
---
1.创作语境
元代文人普遍面临仕途困顿,张可久长期任小吏辗转江南,此曲作于其客居异乡期间,反映元代下层文人的生存困境。
2.曲牌流变
《四块玉》属南吕宫短章小令,张可久突破关汉卿、马致远的市井风格,赋予其文人化的典雅表达,该作被视为元曲"清丽派"。
---
1.重阳母题发展
较之王维"遍插茱萸少一人"的直抒胸臆,本曲以"荒黄花"的隐喻继承宋代婉约词风,体现元曲对唐诗宋词的承继与革新。
2.后世影响
清代朱彝尊《曝书亭集》中"帘乱烛影,秋雨病黄花"受此曲意象启发,印证其跨时代的艺术生命力。
3.对比阅读
与马致远《四块玉·浔阳江》同写羁旅:
- 马作以"女琵琶"苍凉,张曲以"碧云秋"显空灵,呈现元曲风格多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