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0     共 2555 浏览

---

一、原词呈现

曲牌名:天净沙

作者:乔吉(元代)

原文

莺莺燕燕春春,

花花柳柳真真。

事事风风韵韵,

娇娇嫩嫩,

停停当当人人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1)字词注释

1.真真:典出《松窗杂记》画中美人"真真"既指景物真切,又暗喻美人

2.风风韵韵:双关语,既状春风流韵,又喻女子风姿

3.停停当当:元代口语,形容女子仪态端庄得体

# (2)白话译文

春日里黄莺与燕子呢喃对语,

鲜花垂柳相映成趣宛若画中仙境。

万物都带着风流雅致的韵味,

那娇柔鲜嫩的少女,

仪态万方地伫立其中。

---

三、艺术特色赏析

# 1. 叠字修辞的巅峰运用

全曲28字中叠字占比64%,形成独特的"沓美学"

  • 前三句"燕"花柳"韵"的ABAB式双叠
  • 后两句"嫩"停当"AABB式变体叠
  • 创造出音律回环的听觉美感与视觉绵延效果

# 2. 意象系统的三重构建

意象类型具体表现象征意义
自然意象莺燕/花柳生命活力
人文意象事事/人人世俗情趣
美学意象风韵/娇嫩理想境界

# 3. 曲体结构的创新突破

突破《天净沙》传统"三鼎足"句式,独创:

  • 前四句铺陈(4×6字)
  • 末句点睛(5字收束)
  • 形成"渐强-突弱"戏剧性节奏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考据

# 1. 创作年代推断

据《录鬼簿》记载,此曲应作于:

  • 至顺元年(1330年)前后
  • 乔吉漫游江南时期
  • 现存最早的版本见于《太平乐府》卷三

# 2. 元代社会风貌投射

  • 城市经济繁荣:临安城"瓦舍勾栏"文化兴盛
  • 文人处境转变:科举废止促使文人转向市井创作
  • 戏曲发展成熟:散曲由雅入俗的关键转型期

---

五、比较文学研究

# 1. 与白朴同调作品对比

维度白朴《天净沙·秋》乔吉本作
意象孤村/落日莺燕/花柳
情感羁旅愁思世俗欢愉
手法白描写实叠字造境

# 2. 对后世的影响

  • 明代梁辰鱼《江东白苎》多有仿作
  • 清代李渔《闲情偶寄》称其"叠字三昧"
  • 现代文学中"感修辞"声范例

---

六、学术争议辨析

1.主旨之争

  • "冶游说"青楼即景)
  • "隐逸说"(理想化田园)
  • 折中观点认为反映元代文人"隐"心态

2.真伪考辨

现存版本与《乐府新声》记载存在:

  • 末句"停停当当""当当"异文
  • 可能源于明代刊刻时的方言音变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