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4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一、原典呈现

曲牌名:汉东山

作者:张可久(元代散曲家,"清丽派")

原文

```

霓裳霞佩淡丰容。云外落霞孤鹜同。

何处飞来十二峰。笑相迎,一半儿金一半儿红。

```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重点词汇注释

1. 霓裳霞佩:以彩虹为衣裳、云霞为佩饰,喻仙人装束

2. 十二峰:典出巫山十二峰,此处指突兀奇绝的山峰

3. 一半儿句式:典型元曲俳体结构,增强趣味性

现代汉语译文

仙人身披彩虹衣裳云霞佩饰,容颜淡雅丰润,与天边孤飞的野鸭和晚霞相映成趣。

不知从何处飞来十二座奇峰,含笑相迎,山色半是金黄半是艳红。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组合艺术

  • 色彩对比:金红二色形成强烈视觉冲击
  • 动静结合:"落霞孤鹜"的动感与"峰"的静穆
  • 虚实相生:前两句写实景,后两句转入神话想象

# 2. 曲体特征

  • 严守【南吕·汉东山】曲牌格律
  • "一半儿"俳体运用体现元曲谐趣特色
  • 全曲28字达到"万里"意境效果

# 3. 审美境界

  • 继承唐宋山水诗传统
  • 体现元代文人"大隐隐于市"的精神追求
  • 通过仙界意象折射现实苦闷

四、历史背景探微

创作年代考证

据《张小山乐府》推断,应作于作者晚年(约1330-1340年)隐居杭州时期

社会文化语境

1. 元代科举中断造成文人转向散曲创作

2. 道教全真派盛行影响文学创作

3. 杭州西湖山水提供创作素材

同时期相关作品

  • 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  • 乔吉《水仙子·寻梅》
  • 徐再思《蟾宫曲·春情》

五、多维比较研究

与唐诗对比

  • 较王维"山新雨后"更显绮丽
  • 比李白"为衣兮风为马"含蓄

后世影响

1. 明清画家常以此曲题画

2. 现代学者视其为"元曲山水小品"

3. 2020年入选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》推荐篇目

六、学术争议点

1. "十二峰"特指巫山尚有争议

2. 部分版本"金一半儿红""一半儿红"

3. 有学者认为此曲暗含对元朝统治的隐喻

七、延伸阅读建议

1. 《全元散曲》(隋树森编)

2. 《张可久年谱》(孙楷第著)

3. 浙江大学《元曲中的江南意象》研究论文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