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汉东山
作者:张可久(元代散曲家,"清丽派")
原文:
```
霓裳霞佩淡丰容。云外落霞孤鹜同。
何处飞来十二峰。笑相迎,一半儿金一半儿红。
```
重点词汇注释:
1. 霓裳霞佩:以彩虹为衣裳、云霞为佩饰,喻仙人装束
2. 十二峰:典出巫山十二峰,此处指突兀奇绝的山峰
3. 一半儿句式:典型元曲俳体结构,增强趣味性
现代汉语译文:
仙人身披彩虹衣裳云霞佩饰,容颜淡雅丰润,与天边孤飞的野鸭和晚霞相映成趣。
不知从何处飞来十二座奇峰,含笑相迎,山色半是金黄半是艳红。
创作年代考证:
据《张小山乐府》推断,应作于作者晚年(约1330-1340年)隐居杭州时期
社会文化语境:
1. 元代科举中断造成文人转向散曲创作
2. 道教全真派盛行影响文学创作
3. 杭州西湖山水提供创作素材
同时期相关作品:
与唐诗对比:
后世影响:
1. 明清画家常以此曲题画
2. 现代学者视其为"元曲山水小品"
3. 2020年入选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》推荐篇目
1. "十二峰"特指巫山尚有争议
2. 部分版本"金一半儿红""一半儿红"
3. 有学者认为此曲暗含对元朝统治的隐喻
1. 《全元散曲》(隋树森编)
2. 《张可久年谱》(孙楷第著)
3. 浙江大学《元曲中的江南意象》研究论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