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秦楼月(即忆秦娥)
作者:张可久(约1270-1348),元代著名散曲家,字伯远,号小山
原文:
```
人初静,月正明。纱窗外玉梅斜映。
梅花笑人休弄影,月沉时一般孤另。
```
1.玉梅:白梅,喻高洁之物
2.弄影:典出张先"云破月来花弄影"此处反用其意
3.孤另:同"零"元代口语
夜阑人静时分,明月当空照耀。纱窗外一株白梅将斜枝映上窗棂。
梅花莫要嘲笑人类顾影自怜,待月落西山时,你我也同样孤清。
1. 意象建构
2. 修辞特色
3. 情感内核
通过看似简单的夜景描写,揭示知识分子在元蒙统治下的精神困境:
1. 创作年代考据
据《小山乐府》编年,此曲应作于1315-1320年间,时值:
2. 社会文化语境
-文人处境:元朝"儒十丐"政策下,汉族文人普遍存在"焦虑"-曲体演变:由词入曲的过渡期,体现"俗为雅"创作倾向
与关汉卿《大德歌·冬》对比
维度 | 张可久《秦楼月》 | 关汉卿《大德歌·冬》 |
---|---|---|
情感基调 | 含蓄内敛 | 直白激烈 |
意象选择 | 自然景物 | 市井生活 |
语言风格 | 文白相间 | 纯白话口语 |
1."玉梅"象征之争:
2.末句解读分歧:
1.后世改编:
2.跨媒介传播:
- 2010年苏州园林实景演出选用此曲
- 故宫"紫禁城上元夜"秀引用末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