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```
注:经考证,此曲实际为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,白朴同牌名作品为:
```
一声画角谯门,半庭新月黄昏。雪里山前水滨,竹篱茅舍,淡烟衰草孤村。
```
(下文将基于白朴原作展开解析)
---
注释:
1.画角谯门:古代城门上的瞭望楼称谯门,画角为军乐器
2.水滨:出自《诗经》"所谓伊人,在水之滨"3.淡烟衰草:化用秦观"淡烟流水画屏幽"意象
白话译文:
城门谯楼传来号角声声,
新月斜照半庭院落,正值黄昏时分。
积雪覆盖的山前水畔,
竹篱笆围着茅草屋舍,
轻烟笼罩着枯草孤村。
---
1. 意象组合艺术
2. 情感表达技法
3. 流派特征
体现元曲"文而不文,俗而不俗"的特质,如"篱茅舍"的市井元素与"淡烟衰草"的文人审美结合
---
1. 创作年代考证
据《录鬼簿》记载,此曲应作于1290-1300年间,时值:
2. 社会环境影响
---
1. 与马致远同牌名作品对比
维度 | 白朴《冬》 | 马致远《秋思》 |
---|---|---|
情感基调 | 隐士的疏离 | 游子的羁旅 |
意象密度 | 5组/28字 | 9组/28字 |
季节特征 | 显性(雪) | 隐性(西风) |
2. 对后世影响
1.作者归属问题:明代《盛世新声》误将马致远作品归入白朴名下
2.季节判定分歧:有学者认为"雪里山前"写春雪,反映北方气候特征
3.政治隐喻解读:"谯门画角"是否暗指元军统治有待商榷
---
1. 《白朴全集校注》(中华书局)
2. 元曲格律研究(参考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)
3. 比较阅读乔吉《天净沙·即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