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萧条庭院,又斜风细雨,重门须闭。宠柳娇花寒食近,种种恼人天气。险韵诗成,扶头酒醒,别是闲滋味。征鸿过尽,万千心事难寄。
楼上几日春寒,帘垂四面,玉阑干慵倚。被冷香消新梦觉,不许愁人不起。清露晨流,新桐初引,多少游春意。日高烟敛,更看今日晴未。」
---
1.重门须闭:双关语,既指避风雨的物理动作,又隐喻词人闭锁心门的孤寂
2.宠柳娇花:独创性修辞,将自然人格化,"宠"娇"二字尽显春日物象的脆弱美感
3.险韵诗成:指用冷僻难押的韵部作诗,反映宋代文人雅趣
4.扶头酒:烈性酒名,唐代姚合《答友人招游》已有记载,北宋时期盛行
---
空寂的院落里,斜风夹着细雨袭来,我不得不紧闭层层门窗。寒食节临近,那些被春风宠爱的柳、受雨露娇惯的花,反而构成令人烦闷的天气。勉强用险韵写完诗,从烈酒中醒来,心头泛起说不出的惆怅。南归的大雁都已飞尽,我满腹心事却无处寄送。
阁楼连着几日春寒料峭,四面帘幕低垂,连白玉栏杆都懒得倚靠。夜半被褥冰冷熏香燃尽,刚从梦中惊醒,这愁绪逼得人无法安睡。清晨露珠晶莹,梧桐新叶初展,本应激发游春兴致。待日头升高雾气散尽,我还要看看今天是否真会放晴。
---
1.压抑期(上阕首六句):通过"闭门"人"险韵"等意象堆叠,构建封闭性情感空间
2.挣扎期("征鸿过尽"至"不许愁人不起"借助"雁"冷被"意象展现心理突围
3.希冀期(末五句):"清露"桐"构成宋代绘画般的清新意境,体现词人特有的哀婉与坚韧
---
根据词中"寒食近"的时令记载与"征鸿过尽"物候特征,结合李清照生平:
现存最早见于《乐府雅词》卷下,与《漱玉词》收录版本有三处异文:
1. "重门须闭"一作"朱门深闭"
2. "不许愁人不起"版本作"不管愁人不起"
3. 末句"晴未"《花草粹编》中记为"朝晴未"
---
1.与李煜春愁词对比:
2.与朱淑真《谒金门》对照:
---
1. 词中"春意"暗示改嫁张汝舟后的心理矛盾(王仲闻《李清照集校注》观点)
2. "露晨流,新桐初引"直接化用《世说新语》典故,反映易安词"故为新"创作观
3. 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,该词被视为宋代知识女性建构主体性的文本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