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53     共 2540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《鹧鸪天·代人赋》

*南宋·辛弃疾*

晚日寒鸦一片愁,柳塘新绿却温柔。

若教眼底无离恨,不信人间有白头。

肠已断,泪难收,相思重上小红楼。

情知已被山遮断,频倚阑干不自由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注释

1.代人赋:代他人作词,常见于宋代文人酬唱

2.晚日寒鸦:黄昏时分的乌鸦,象征孤寂

3.柳塘新绿:初春柳树萌发新芽的池塘

4.眼底无离恨:眼中看不到离别之苦

5.小红楼:女子居所,代指思念对象

6.频倚阑干:反复倚靠栏杆远望

#白话译文

黄昏寒鸦啼叫惹人愁绪,柳塘新绿却显温柔。

若非亲眼见证离别苦,怎信人间会有白发忧。

肝肠寸断泪水难收,相思之情再上小楼。

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阻,仍忍不住频倚栏杆凝眸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1. 意象对立艺术

  • 愁与柔的碰撞:开篇"晚日寒鸦"的凄冷与"塘新绿"的生机形成强烈反差,体现词人"以乐景写哀情"
  • 物理与心理空间:从池塘实景到"山遮断"的想象空间,展现思念的延展性

#2. 情感表达特征

  • 矛盾修辞:"人间有白头"以决绝语气强化无奈
  • 动作描写:"频倚阑干"重复性动作外化执念

#3. 词牌运用特点

《鹧鸪天》双调55字格式,上阕写景起兴,下阕直抒胸臆,符合该词牌"景后情"经典结构。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解析

#1. 创作时期推测

根据词中春景描写及柔婉风格,应作于1182-1192年闲居带湖期间,此时辛弃疾被劾落职,词作多含"言"寄托。

#2. 南宋文人代笔现象

"代人赋"当时文人代写闺怨词的风尚,但辛词常借女子口吻抒发壮志难酬之悲,如本词""喻英雄迟暮。

#3. 与同类作品比较

对比李清照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的直白愁绪,本词更显"放词人作婉约语"的特色,结尾"不自由"字隐含政治隐喻。

---

五、延伸解读

1.版本差异:部分版本作"晚日寒鸦一点愁"""显愁绪弥漫

2.后世评价: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赞其"愈直愈郁,愈激愈悲"3.现代演绎:2023年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曾改编为交响乐吟唱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