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7       共计:2520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嗟嗟臣工,敬尔在公。王釐尔成,来咨来茹。嗟嗟保介,维莫之春,亦又何求?如何新畬?于皇来牟,将受厥明。明昭上帝,迄用康年。命我众人:庤乃钱镈,奄观铚艾。

```

---

二、词句注释

1.臣工:群臣百官

2.釐(lí):赐予

3.保介:农官或田官

4.新畬(yú):耕种二年的田称"新"三年称"畬"

5.来牟:古称小麦为""麦为""6.钱镈(jiǎn bó):古代农具,类似铲和锄

7.铚艾(zhì yì):收割用的短镰刀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```

诸位臣工请肃立,谨守职责莫轻慢。君王赐你丰收年,前来商议细筹算。农官们啊听我言,如今正值暮春时,你们还有何要求?新田熟田怎耕种?光润麦苗长势好,秋收定有好收成。光明伟大的上帝,赐我连年庆丰登。命令我的农夫们:备好铲锄等农具,同看收割好光景。

```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1.结构特征

全诗十五句分三层:前四句训诫臣工,中七句督导农事,末四句筹备收割,体现周代"农训官"治理思想。

2.艺术手法

  • 叠词"嗟嗟"强化训诫语气
  • "来牟"铚艾"等农事词汇构成意象群
  • "明昭上帝"将世俗农事与神圣信仰结合

3.情感表达

通过君王视角展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,既有威严训示("敬尔在公"又有对丰收的期待("将受厥明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期

学界普遍认定为西周初期作品,可能用于"藉田礼"。《周礼·天官》记载:"孟春,王亲载耒耜...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"。

2.社会制度折射

  • "保介"官职反映周代专职农官体系
  • "王釐尔成"体现分封制下的赏赐制度
  • 集体劳作场景印证"田制"

3.农业文明特征

诗中完整呈现周代农耕流程:备耕(钱镈)→播种(来牟)→收割(铚艾),与《诗经·七月》形成互文。

---

六、延伸解读

1.政治隐喻说

部分学者认为"臣工"指诸侯,"保介"象征监国官员,全诗实为周王对地方势力的管控训诫。

2.历法争议

"莫之春"的时间表述存在分歧:郑玄注为季春三月,而现代天文考古推测可能对应西周"太阳历"的岁末。

3.比较文学视角

与《尚书·无逸》中周公训诫成王"先知稼穑之艰难"的思想一脉相承,共同构成周初"天保民"政治哲学。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考槃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般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