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3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【原文呈现】

那的是为官荣贵,止不过多吃些筵席。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。

家庭中添些盖作,囊箧里攒些东西。教好人每看做甚的!

【注释精要】

1. 那的是:元代口语,指"哪里是"或"尝是"

2. 更不呵:转折连词,意为""3. 盖作:房屋建筑,特指宅邸扩建

4. 囊箧:钱袋与箱子,代指私人财物

5. 每:元代人称复数词,同""【白话译文】

说什么做官光宗耀祖?无非是多赴几场酒宴。再不济就安插几个旧交亲信。

家中忙着扩建宅院,私囊里积攒金银财物。这般行径让正直之士如何看待!

【历史背景】

此曲创作于元英宗至治年间(1321-1323),正值元代吏治腐败高峰期。据《元史·张养浩传》载,作者时任监察御史,目睹"官吏贪墨成风,府库空虚"之状。曲中批判的"安插旧相知",实指元代盛行的"补制度"官员可举荐亲属出任官职。

【艺术赏析】

1. 讽刺手法:

  • 以"荣贵"反讽,揭穿官场实质(筵席/安插/敛财三步曲)
  • "教好人每看做甚的"作结,强化道德审判力量

2. 语言特色:

  • 运用"那的是"更不呵"等元代口语,增强现场感
  • "盖作"箧"建筑/容器意象,具象化贪婪本质

3. 结构设计:

前五句罗列腐败现象,末句突然转换视角,形成"现象陈列→价值评判"的戏剧性转折

【思想内涵】

1. 清官意识:体现作者《三事忠告》中"廉以律己,仁以恤民"的为官哲学

2. 社会批判:通过个体贪腐现象,折射元代"官以贿成"性腐败

3. 文人风骨:延续元散曲"叹世"警世",与关汉卿《四块玉·闲适》形成互文

【版本考据】

现存最早见于明代《雍熙乐府》卷十八,与《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》收录版本有三处异文:

- "些"作"多受用"- "看做"作"道是"- 末句多"也么哥"衬字(当为后世艺人表演添加)

【文学史地位】

1. 代表元代讽喻散曲最高成就,被《全元散曲》列为张养浩代表作

2. 开创"七句体"制式(传统《朱履曲》为六句),影响后世徐再思等作家

3. 2013年入选"中华经典元曲百首"工程,作为廉政教育典型文本

【延伸解读】

对比马致远《拔不断·叹世》可见:

  • 同写官场腐败,马作侧重人生幻灭感,张作则保持儒家入世批判精神
  • 张养浩曾任礼部尚书,其批判更具 insider视角的真实性

【现代启示】

1. 权力监督:揭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历史规律

2. 为官之道:与作者《牧民忠告》"不欺君,不卖法,不害民"形成完整思想体系

3. 文学价值:树立"文以载道"的创作典范,对当代讽刺文学仍有借鉴意义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