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2       共计:2518 浏览

篇名与原文

篇名:《四牡》(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之什》)

作者:无名氏(周代宫廷乐官采集整理)

原文

四牡騑騑,周道倭迟。岂不怀归?王事靡盬,我心伤悲。

四牡騑騑,啴啴骆马。岂不怀归?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

翩翩者鵻,载飞载下,集于苞栩。王事靡盬,不遑将父。

翩翩者鵻,载飞载止,集于苞杞。王事靡盬,不遑将母。

驾彼四骆,载骤骎骎。岂不怀归?是用作歌,将母来谂。

---

词句注释

1.四牡:四匹公马(牡指雄马)

  • 騑騑(fēi):马行不止貌
  • 倭迟(wēi yí):迂回遥远,今作"逶迤"2.王事靡盬
  • 靡:无
  • 盬(gǔ):止息(《尔雅》:盬,息也)

3.啴啴(tān):喘息声

- 骆马:白鬣黑马

4.鵻(zhuī):鹁鸠鸟

- 苞栩:茂密的柞树林

5.将父/将母

- 将:奉养(郑玄笺:将,养也)

---

白话译文

(逐章对应现代汉语翻译)

第一章:

四匹公马奔不停,大路蜿蜒向远方。岂是不想回家乡?王家差事无休止,我心充满哀伤。

第二章:

四马奔驰喘吁吁,黑鬃白马力将竭。岂是不想返故里?王家事务没尽头,无暇安居歇息。

第三章:

鹁鸠鸟儿翩翩飞,时上时下自在翔,群栖柞树密枝上。王家差事总不完,无法奉养老父亲。

第四章:

鹁鸠飞飞又停停,时而聚集杞树丛。王家公务无止息,不能侍奉老母亲。

第五章:

驾起四匹黑鬃马,疾驰如风去复还。岂是不念归家路?特作此歌诉衷肠,深深思念我亲娘。

---

文学赏析

1. 复沓修辞的艺术

全章五段采用"四牡騑騑"兴,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。第三章"者鵻"转为比兴,以鹁鸠的自由反衬役人的拘束,实现"比兴"手法的自然转换。

2. 情感递进结构

  • 表层:马匹疲惫→道路漫长→公务繁重
  • 深层:身体劳顿(不遑启处)→亲情亏欠(不遑将父/母)→精神煎熬(是用作歌)

    最终第五章突破前四章的压抑,爆发式抒情达到高潮。

3. 时空对照手法

横向空间:"周道倭迟"广阔地理

纵向时间:"事靡盬"无限延长

构成三维叙事张力

---

历史背景考据

创作年代推定

根据《毛诗序》"劳使臣之来也"及诗中"事"称谓,当属西周中晚期(约BC9-8世纪)作品,反映:

1. 分封制下官吏频繁出差现象

2. 宗法制与孝道观念的冲突

制度史价值

  • "盬"字在青铜器铭文中多指盐业垄断,此处引申为公务
  • "将父将母"体现周代"养"的双重义务

---

学术争议焦点

1. 作者身份之争:

  • 传统派:王室采诗官记录
  • 新证派:基层官吏自述(据"母来谂")

2. 末章特殊性:

有学者认为第五章为后增(韵律变化、情感突变)

3. 与《采薇》关联性:

同属"行役诗"《四牡》更突出"孝难两全"伦理困境

---

文化影响

1. 成语渊源:

"盬"后世"公务繁忙"典雅表达

2. 文学摹写:

杜甫《兵车行》"车辚辚,马萧萧"显受"四牡騑騑"

3. 当代启示:

工作与家庭平衡的古老命题,具有跨时代共鸣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