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殿前欢·登江山第一楼
拍阑干。雾花吹鬓海风寒。
浩歌惊得浮云散。细数青山。
指蓬莱一望间。纱巾岸。
白鹤飞下难。见雪浪翻。
```
1.拍阑干:以手拍击栏杆,表现登高时的激越情怀
2.雾花吹鬓:海雾凝结的水珠打湿鬓发
3.纱巾岸:古代文人束发的纱巾被风吹起
4.蓬莱:此处双关,既指真实岛屿,又喻仙境
5.白鹤难飞:极言楼阁之高,仙鹤也难以抵达
(逐句对应翻译)
拍击着高楼栏杆,海雾凝珠打湿鬓发寒风刺骨。
放声高歌惊散漫天浮云,细数远方连绵青山。
遥指蓬莱仙岛仿佛近在眼前,头上纱巾被风掀起。
白鹤也难以飞上这般高处,但见雪白浪涛翻滚。
1.创作年代推定:约作于元至顺年间(1330-1333),张可久任江浙行省掾史时
2.江山第一楼考据:应为浙江镇海招宝山上的望海楼,明代《四明谈助》有载
3.元代文人境遇:科举停废使文人转向曲词创作,此曲暗含"蓬莱可望不可即"的仕途隐喻
1.与唐宋登临诗比较:
2.道教元素解析:
3.后世评价:
- 明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"瑶天笙鹤" - 清李调元称此曲"得海天苍茫之神" - 近人吴梅认为"字运意,俱有法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