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解析
作为典型的唐代赠别诗,"送陈章甫"字直指核心事件:诗人李颀为友人陈章甫送行。标题中的"送"字奠定情感基调,而直呼其名"陈章甫"的朴素表达,折射出唐人赠别诗"以名为题"的惯例。
作者李颀
约690-751年在世,唐代边塞诗派重要成员,与王维、高适交游密切。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,风格豪放中见深沉,现存作品仅百余首却多为精品。值得注意的是,李颀自身仕途坎坷,仅任过新乡县尉,这种经历使其对陈章甫的罢官遭遇更具共鸣。
完整诗文
```text
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叶长。
青山朝别暮还见,嘶马出门思旧乡。
陈侯立身何坦荡,虬须虎眉仍大颡。
腹中贮书一万卷,不肯低头在草莽。
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
醉卧不知白日暮,有时空望孤云高。
长河浪头连天黑,津口停舟渡不得。
郑国游人未及家,洛阳行子空叹息。
闻道故林相识多,罢官昨日今如何。
```
结构划分
关键注释
现代译文
四月的南风吹黄了麦田,枣花未凋梧桐已绿荫成片。晨别青山暮又重逢,马嘶声里勾起故园思念。
陈君为人光明磊落,虬髯虎额天庭饱满。胸藏诗书万卷不甘埋没草野,东门买酒与我们开怀畅饮,视世间万事如鸿毛轻淡。醉卧不知夕阳西下,偶尔独望孤云高远。
此刻黄河浊浪滔天,渡口停舟难以行船。你这郑国游子归家不得,我这洛阳旅人空自嗟叹。听说故乡旧交众多,昨日罢官归去,他们会怎样看待你的今天?
艺术特色
1.人物塑造:突破传统送别诗程式,用"虬须虎眉"的肖像描写与"卧望云"刻画,使陈章甫的豪士形象跃然纸上。
2.时空处理:首联""明时节,尾联"罢官昨日"暗示近期事件,中间穿插"别暮见"时空压缩,形成环形结构。
3.隐喻系统:"孤云"象征高洁人格,"河浪黑"指政治险恶,物象与心象高度统一。
文化内涵
历史典故
陈章甫因户籍问题险失功名,后上书力争获破格录用,此事曾轰动一时。诗中"中贮书一万卷"既赞其才学,也暗指这段传奇经历。
后世评价
清代沈德潜评此诗"颀诗超旷,犹存开、天遗响"指出其保留了盛唐诗歌的宏大气象。现代学者更关注诗中展现的"盛唐之音""觉醒"的辩证关系。
比较阅读
与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的含蓄蕴藉相比,李颀此作更显豪放;较之高适《别董大》的悲壮,又多了几分洒脱,共同构成唐代送别诗的多元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