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4       共计:2519 浏览

一、篇目基本信息

篇名:大雅·文王之什·文王有声

朝代:先秦

作者:无名氏(传为周代史官或乐官所作)

出处:《诗经》大雅组诗,属"王之什"篇

二、原文呈现(八章四十句)

```

文王有声,遹骏有声。遹求厥宁,遹观厥成。文王烝哉!

文王受命,有此武功。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。文王烝哉!

筑城伊淢,作丰伊匹。匪棘其欲,遹追来孝。王后烝哉!

王公伊濯,维丰之垣。四方攸同,王后维翰。王后烝哉!

丰水东注,维禹之绩。四方攸同,皇王维辟。皇王烝哉!

镐京辟雍,自西自东,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。皇王烝哉!

考卜维王,宅是镐京。维龟正之,武王成之。武王烝哉!

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?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武王烝哉!

```

三、词句注释

1.遹(yù):发语词,同""曰"无实义。陈奂《诗毛氏传疏》考据为语助词变体

2.烝(zhēng):兼具"""善"双重含义,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引韩诗注为赞美之辞

3.于崇:古崇国(今陕西户县),文王曾伐崇侯虎;"于"作"邘"(河南沁阳),此处存在地域争议

4.伊淢(xù):即护城河,"淢"通"洫",《郑笺》解作"沟"

5.辟雍:西周天子行礼奏乐的离宫,镐京标志性建筑

6.诒厥孙谋:"诒"通"贻"意为遗留治国良策给子孙

四、白话译文(章节对应)

第一章:文王声望显赫,谋求天下安宁,终见功业成就。文王真是英明!

第四章:文王功业辉煌,如丰邑高大城墙。诸侯共同归附,君王是为栋梁。

第六章:镐京辟雍落成,四方诸侯臣服,无不心悦诚服。武王真是伟大!

第八章:丰水杞柳茂盛,武王怎会懈怠?留下治国良策,庇护子孙后代

五、文学赏析

1.结构艺术

  • 前四章专述文王迁丰:突出"崇"城"等武功建设,后四章聚焦武王营镐:强调"雍"四方"文治成就
  • 每章末句"烝哉"的复沓手法,形成强烈赞颂节奏,八章累计出现八次赞美短句

2.比兴手法

  • 第四章以"丰之垣"比喻文王如坚固城墙庇护四方
  • 末章"水有芑"杞柳繁茂象征武王善育人才

3.韵律特征

- 采用交韵形式:奇数句押""命"淢"耕部韵,偶数句押""""幽部韵

六、历史背景解析

1.双重迁都史实

  • 文王由岐迁丰(前12世纪):突破殷商西部封锁,奠定王业基础
  • 武王由丰迁镐(前1046年后):实现"宅兹中国"的政治抱负

2.天命观体现

  • "文王受命"反映周人以"转移"解释代商合法性
  • "维龟正之"龟卜在定都决策中的神圣性

3.成康时期的创作背景

- 末章"诒厥孙谋"该诗实际创作于周成王、康王时代,旨在告诫后世守成之君

七、文化影响

1.成语源流:"思不服"演变为"服从"的典故

2.礼制见证:诗中"雍"后世太学建筑的蓝本

3.政治隐喻:清代方玉润评此诗"武中寓文,文中有武"辩证思想

八、学术争议点

1. 关于"后"代:郑玄注为文王,朱熹《诗集传》则认为是武王

2. "遹"字的训诂分歧: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主张解作"遵循"与陈奂说并存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文王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斯干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