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曲牌名:驻马听近
作者:郑光祖(元代戏曲四大家之一)
原文:
```
败叶将残,雨霁风高摧木杪。
江乡潇洒,数株衰柳罩平桥。
露寒波冷翠荷凋,雾浓霜重丹枫老。
暮云收,晴虹散,落霞飘。
雨过池塘肥水藻,风生翡翠乱萍草。
秋光堪画,景物偏佳。
映楼台倒影波心,列舟航往来堤下。
鱼旋买,酒新笤。
爱的是短墙外山环翠绕,喜的是小桥边渔钓纶抛。
```
---
1. 重点词汇注释
2. 白话译文
深秋时节枯叶将尽,骤雨初歇的狂风摧折着树梢。江南水乡景致疏朗,几株衰败的柳树笼罩着石桥。寒露浸凉了水面使荷叶凋残,浓雾重霜染红了衰老的枫叶。傍晚云散虹消,唯剩晚霞飘荡。
雨后池塘水藻丰茂,秋风吹动浮萍如翡翠散乱。这秋景本堪入画,风物尤其美好——楼台倒影在波心荡漾,船只沿着堤岸往来穿梭。买来鲜鱼,舀出新酿的酒。最爱那矮墙外青山环抱,最喜这小桥边渔翁垂钓的闲适。
---
1. 意象组合手法
通过"败叶/衰柳/翠荷/丹枫"等对立意象,构建秋日的衰飒与绚烂并存之美,形成视觉张力。
2. 空间叙事层次
采用由远及近的镜头式描写:
3. 曲律运用特征
---
1. 创作时代特征
元代知识分子的隐逸倾向:曲中"渔钓纶抛"作者对官场失望后,向往渔樵生活的普遍心态。
2. 郑光祖创作风格
作为"曲四大家"之一,其作品多具:
---
1. 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对比
同写秋景:
2. 后世影响
该曲对明清闺怨题材散曲创作产生范式影响,其"景—闺思"的隐含关联成为经典模式。
3. 现代研究争议
有学者认为"闺"实为男性文人借女性视角抒怀,体现元代性别书写的特殊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