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沉醉东风
作者:张可久(元)
原文:
```
瘦马驮诗天一涯,倦鸟呼愁村数家。
扑头飞柳花,与人添鬓华。
青山隔断红尘路,白云满地无寻处。
说与渔樵不信,算从前错怨天公。
```
---
注释:
1.瘦马驮诗:暗用李贺典故,喻文人漂泊境遇
2.倦鸟呼愁:拟人手法,鸟鸣声与旅愁共鸣
3.扑头柳花:点明暮春时节,柳絮象征时光流逝
4.鬓华:双关语,既指柳絮粘鬓,又暗喻白发
5.红尘路:指世俗功名之路
白话译文:
瘦马载着诗囊流浪天涯,倦鸟哀鸣掠过三两农家。
扑面柳絮粘上鬓发,恍若添了新的白发。
青山阻断世俗名利路,白云茫茫难觅归途。
向渔夫樵夫倾诉愁绪,他们却笑我错怪天意。
---
1. 意象组合的张力
2. 修辞手法解析
3. 情感递进结构
```
羁旅之苦 → 时光之叹 → 出世之思 → 孤愤之情
```
---
1. 创作年代推测
据《张小山乐府》校注,此曲应作于元至顺年间(1330-1333),时值作者屡试不第后漫游江南时期。
2. 元代文人心态
3. 地理空间指向
"白云满地"意象与张可久《越调·寨儿令》"鉴湖夜泊"互文关系,推测写作地点在绍兴一带。
---
1. 与马致远比较
2. 与宋词关联
化用晏几道"梦入江南烟水路"意境,但将婉约愁绪转为冷峻自嘲
3. 日本五山文学呼应
同时期日本禅僧绝海中津《蕉坚稿》有相似的山云意象运用
---
1."错怨天公"解读:
2.曲牌变体问题:
本曲较《中原音韵》记载的【沉醉东风】正格多出两个衬字
3.版本差异:
《雍熙乐府》本末句作"与渔樵不信也"更强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