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解析
"路难"乐府古题,属《杂曲歌辞》调名,原为汉代歌谣,多写世路艰难及离情别绪。李白沿用旧题创新意,将物理空间的行走之难升华为人生际遇的象征。
作者简介
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,被誉为"仙"其诗风豪放飘逸,想象奇绝,擅长以夸张比喻抒写壮志豪情与政治理想。
---
原文呈现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重点注释
---
现代译文
(前四句)金杯盛着昂贵美酒,玉盘装满珍馐佳肴;我却放下酒杯筷子难以下咽,拔剑环视内心一片茫然。
(中四句)想渡黄河冰雪堵塞河道,要登太行大雪覆盖山峦;闲暇时仿效姜尚碧溪垂钓,又梦见自己如伊尹乘舟经过日边。
(后六句)行路艰难啊行路艰难!岔路这么多我该往何处?终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,高挂云帆横渡沧海。
结构脉络
---
1. 情感表达的跌宕性
从"心茫然"的苦闷到"沧海"的豪情,形成"压抑-挣扎-爆发-超越"曲线,体现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张力。
2. 表现手法的独创性
3. 思想内涵的双重性
表层写仕途受挫的愤懑,深层传达盛唐文人"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"的处世哲学,结尾十四字更成为逆境奋发的精神图腾。
---
天宝年间的政治挫折
公元742年李白应诏入京任翰林供奉,却因权臣排挤于744年被"金放还"此诗作于离京饯别宴上,凝聚着理想幻灭与信念坚守的矛盾。
文学史地位
当代启示
诗中展现的困境突围智慧,对现代人应对职业挫折、人生迷茫仍具启示价值,其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超越时空界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