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9 15:45:51     共 2521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

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。

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东门:郑国都城东门,春秋时期青年男女聚会场所

2.如云:形容女子众多且服饰艳丽

3.匪我思存:匪通""并非我所思念之人

4.缟衣綦巾:白色上衣与浅绿色佩巾,平民女子装扮

5.聊乐我员:员同""使我真心快乐

三、白话译文

(空一行)

走出城东门,

看见女子多如云。

虽然美女如云集,

都不是我心上人。

唯有素衣绿巾女,

才是令我欢欣人。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情感表达艺术

  • 对比手法:"如云"繁华与"缟衣"素净形成强烈视觉对照
  • 专情主题:在群体性狂欢场景中突出个体情感的坚定性
  • 色彩象征:用服饰色彩差异暗示精神追求与物质诱惑的对立

# 2. 社会文化内涵

  • 反映春秋时期"卫之音"民俗风情
  • 体现周代礼制约束下朴素的情感价值观
  • 通过市井场景展现平民爱情观

五、历史背景考证

1.创作年代:约公元前7世纪郑国桓武之世

2.地理特征:郑国东门临近溱洧河畔,为《诗经》多次出现的爱情地标

3.礼制背景:与《周礼·媒氏》记载的"仲春之会"活动相关

六、学术争议辨析

1.主旨分歧

  • 爱情诗说(主流观点)
  • 政治隐喻说(少数派认为讽刺郑国贵族淫乱)

    2.人物关系

  • 夫妻关系论
  • 恋人关系论

七、比较文学研究

1. 与《郑风·野有蔓草》的意象关联

2. 和《卫风·氓》展现的不同婚恋观

3. 对汉乐府《陌上桑》的审美影响

八、现代解读启示

1. 对快餐式爱情文化的反思价值

2. 朴素审美观的当代意义

3. 文学作品中"情"型的源流探究

(全文共计2178字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凯风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出车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