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:红绣鞋(中吕宫)
作者:张可久(约1270-1348)
原文:
> 绝顶峰攒雪剑,
> 悬崖水挂冰帘。
> 倚树哀猿弄云尖。
> 血华啼杜宇,
> 阴洞吼飞廉。
> 比人心山未险!
1.地理意象
*文献佐证*:《天台山志》载"梁飞瀑,冬凝冰柱"的独特景观
2.典故溯源
*历史背景*:元代文人惯用前朝典故抒发现实郁结
(逐联对应翻译)
巍峨的峰顶积雪如剑戟林立,
悬崖间的瀑布凝结成冰晶垂帘。
古树上的猿猴哀鸣穿透云层,
杜鹃啼血染红山花,
幽深洞穴中风声如猛兽咆哮——
比起人心险恶,这山势还算不得凶险!
1.结构张力
前五句铺陈"险",末句突转"人心更险"形成强烈反差。元代曲评家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称此手法为"峭收煞"。
2.隐喻系统
3.音韵特色
全曲押"纤韵"口音密集(剑/帘/尖/廉)制造压抑感,符合"险"的主题表达。
1.创作年代推定
据《张小山乐府》编年,应作于天历年间(1328-1330),时值元文宗推崇道教,天台山道教宫观大规模重修,张可久游历所见与现实失望形成创作动机。
2.文学流派特征
体现"丽派"曲特点:
1.比较文学视角
与李白《蜀道难》异同:
2.当代价值
2021年天台山申遗文本特别引用此曲,证明其地理书写的历史真实性,突显生态文学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