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2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一、原作呈现

曲牌名:折桂令(双调)

作者:乔吉(元代散曲家)

原文

> 蓬莱老树苍烟,鸥鹭闲眠。

> 蟹舍渔村,蚌埠珠渊。

> 越国江山,吴王宫殿。

> 悲风起,落日孤悬。

> 叹当年,剑气凌霄,霸业空传。

> 到如今,渔樵话里,说尽英贤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1)重点词汇注释

  • 蓬莱:借指越地仙境般的山水
  • 蟹舍渔村:渔民居住的简陋屋舍
  • 蚌埠珠渊:化用"合浦珠还"典故,暗喻繁华消逝
  • 剑气凌霄: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复仇壮志

# (2)白话译文

> 蓬莱仙岛般的古树笼罩着苍茫暮烟,鸥鹭安详栖息。

> 渔民的茅屋散布岸边,昔日的珍珠产地已成深潭。

> 遥望越国故土与吴宫遗迹,

> 萧瑟秋风中,唯见落日孤悬天际。

> 可叹当年冲天的复仇剑气,

> 霸业宏图终成虚幻传说。

> 而今只在渔夫樵子的闲谈中,

> 流传着那些英雄故事。

---

三、艺术特色赏析

# 1. 时空交织的构图技法

上阕以"老树苍烟"与"鸥鹭闲眠"静态画面,下阕突然转入"悲风落日"的动态场景,形成时空跳跃的蒙太奇效果。

# 2. 历史虚无主义表达

通过"霸业空传"与"渔樵话里"强烈对比,展现元代文人特有的历史幻灭感,比张养浩《潼关怀古》更具个人化抒情特征。

# 3. 意象系统的三重结构

  • 自然意象(老树/鸥鹭)
  • 民生意象(蟹舍/渔村)
  • 历史意象(剑气/霸业)

    三组意象最终汇聚于"落日孤悬"哲学意境。

---

四、创作背景探析

# 1. 地理考证

"丙子"元顺帝至元二年(1336年),乔吉游历江浙时所作。曲中"越国江山"指绍兴-杭州一带的吴越故地。

# 2. 社会语境

元代后期文人普遍存在的"古情结"与乔吉终生未仕的个人经历相呼应,形成"散人"式的历史观察视角。

# 3. 文学传承

明显受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影响,但将个人羁旅愁思升华为对文明兴衰的终极追问,体现了元曲后期"诗化散曲"的演变趋势。

---

五、延伸解读

1.数字人文视角:统计乔吉现存42首折桂令中,"老树""衰飒意象出现频率达67%,构成其独特的"古美学"

2.比较文学研究:与同期张可久《卖花声·怀古》对比,乔作更注重空间场景的具象化还原

3.接受史考察:明代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价其曲"神鳌鼓浪"契合本曲跌宕的节奏处理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