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6:13:02       共计:2527 浏览

一、楚辞原文

篇名:《招魂》

作者:宋玉(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)

```

朕幼清以廉洁兮,身服义而未沬。

主此盛德兮,牵于俗而芜秽。

上无所考此盛德兮,长离殃而愁苦。

帝告巫阳曰:"有人在下,我欲辅之。

魂魄离散,汝筮予之。"

......(中略)......

湛湛江水兮,上有枫。

目极千里兮,伤春心。

魂兮归来,哀江南!

```

二、字词注释

1.:先秦时期通用第一人称,秦始皇始定为帝王专称

2.沬(mèi):通"昧"昏暗之意

3.巫阳:上古神话中掌占卜招魂的神巫

4.筮(shì):用蓍草占卜

5.湛湛:水深而清澈貌

三、白话译文

(前六句译)

自幼秉持清廉操守,终身践行道义未改。

本应持守这般美德,却受世俗牵累而蒙尘。

君王不察这般德行,使我久遭祸患愁苦缠身。

天帝诏令巫阳道:"界有人困顿,我欲施以援手。

其魂魄已然离散,你速占卜招回。"

四、文学赏析

结构特色

  • 采用"言-外陈-内颂-乱辞"四段式
  • "外陈"以东西南北、天地四方为序铺陈险恶
  • "颂"则极言楚宫室、饮食、歌舞之美

修辞手法

  • 空间排比:"东方不可以托些...南方不可以止些..."
  • 感官堆砌:"稻粢穱麦,挐黄梁些"等饮食描写
  • 时空对照:结尾"极千里"转入现实悲怆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动机

  • 一说为招楚怀王魂(公元前296年客死秦国)
  • 另说为宋玉自招以明志

2.文化语境

  • 承袭楚地巫祭传统,《大招》《招魂》并称招魂双璧
  • 反映战国后期楚国贵族"信鬼好祀"的风尚

3.文本争议

  • 司马迁《史记》记为屈原作
  • 王逸《楚辞章句》归为宋玉作品

六、延伸解读

1.心理学视角:通过"兮归来"的反复呼唤,展现创伤后应激反应

2.比较文学:与但丁《神曲》地狱篇的空间叙事有异曲同工之妙

3.现代演绎:2023年国家大剧院曾改编为实验性肢体戏剧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