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5       共计:2520 浏览

篇名与原文

篇名:《郑风·狡童》

作者:无名氏(先秦民间歌谣)

原文

```

彼狡童兮,不与我言兮。维子之故,使我不能餐兮。

彼狡童兮,不与我食兮。维子之故,使我不能息兮。

```

词句注释

1.狡童

  • 古注:"狡"通"佼"貌;""少年。
  • 现代多解为:狡猾/顽皮的少年(含亲昵嗔怪意)

2.维子之故

- "维"通"惟"因为;"子"即"" - 整句:都是因为你的缘故

3.

- 毛传释为"安寝"现代延伸为"平静呼吸"## 白话译文

```

那个狡猾的少年啊,不再与我交谈。因为你的缘故,让我食不下咽。

那个狡猾的少年啊,不再与我共餐。因为你的缘故,让我夜不能眠。

```

文学赏析

结构特征

  • 复沓章法:两章仅改"/餐""/息"情感递进
  • 心理描写:通过"不能餐"不能息"象化相思之苦

情感解读

1.嗔怨中的爱恋

"童"体现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,较《关雎》更显世俗化

2.饮食意象

先秦以"食"为亲密关系的象征,拒绝共餐暗示关系危机

艺术手法

  • 留白叙事:不交代矛盾起因,留给读者想象空间
  • 生活化比喻:用日常饮食起居表现深刻情感

历史背景

创作年代

- 属《郑风》,郑国(今河南新郑)民歌,约创作于春秋早期

社会语境

1.婚恋习俗

反映郑国"三月上巳"自由恋爱的风俗,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"郑俗淫"2.诗歌功能

可能是"对唱体",用于男女调情或婚仪表演

学术争议

1.主旨分歧

  • 汉代《毛诗序》解为"刺忽也"会郑昭公失位
  • 朱熹《诗集传》认为"女见绝"之情诗
  • 现代学者多从情诗说

2.""训诂

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考"狡"本作""朴学家多从此说

比较研究

  • 与《褰裳》对比:

    同属郑风怨情诗,但《褰裳》态度更泼辣直率

  • 与《子衿》对比:

    同写恋人失约,《子衿》更显知识分子气质

文化影响

1.成语演化

"食难安"的语源可追溯至此诗

2.后世化用

李商隐《无题》"时难别亦难"承袭其情感模式

3.现代诠释

存在女权主义解读视角,认为反映先秦女性情感自主权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燕燕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狼跋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