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凭阑人(越调)
作者:张可久(约1270-1348后)
原文:
```
江水澄澄江月明,
江上何人搊玉筝?
隔江和泪听,
满江长叹声。
```
```
江水流淌清澈见底,明月倒映波光粼粼,
不知何人在江面弹奏玉制筝琴?
我隔着江水含泪聆听,
却听见整条江面回荡着悠长的叹息。
```
作品以"-明月-筝声"构建三重意象体系:
作为越调宫曲,"凭阑人"词式本为七七七五句式,本曲创新性调整为七七五五结构,下阕削减两句却强化了戛然而止的听觉效果。
元至顺年间(1330-1333),张可久任绍兴路吏时所作。当时元廷恢复科举又旋即废止,曲中"长叹"或暗喻知识分子对仕途的集体失落。
明代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"瑶天笙鹤"清人李调元《雨村曲话》称此曲"二十八字说尽兴亡之感"
1.与马致远《天净沙》对比
同写江景,马曲"古道西风瘦马"空间铺陈,张作则以声音贯穿时空
2.西方平行研究
与华兹华斯《丁登寺》"the still, sad music of humanity"(人类悲伤而静默的音乐)存在意象共鸣
1.生态批评视角
"满江长叹声"解读为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反馈,早于生态文学数百年
2.城市空间记忆
杭州"钱塘江夜游"项目将此曲作为文化IP,复原元代江上奏乐场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