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公孙硕肤,赤舄几几。
狼疐其尾,载跋其胡。公孙硕肤,德音不瑕。
```
1.狼跋其胡
"跋":踩踏;""野兽颔下垂肉。指老狼前行时踩到自己颈下垂肉。
2.载疐其尾
"载":又;"疐"zhì):绊倒。描写狼后退时被尾巴绊倒的窘态。
3.公孙硕肤
"公孙":贵族称谓;"硕肤"体态丰腴。暗指统治者外表雍容。
4.赤舄几几
"赤舄"(xì):红色礼鞋;"几":鞋头弯曲状。象征权力装饰。
```
老狼前行踩颈肉,后退又被尾绊倒。贵族公孙体肥胖,金线红鞋尖翘翘。
老狼后退尾绊跌,前行又踩颈下垂。贵族公孙体臃肿,美名无损真可笑。
```
1.创作年代
学界多认为属西周晚期作品,反映厉王、幽王时期贵族统治危机。
2.社会语境
3.政治隐喻
可能影射特定公孙贵族,如《竹书纪年》记载的虢石父等弄权大臣。
1.主旨分歧
2.公孙身份考
郭沫若认为是泛指世袭贵族,闻一多则考证特指某位王室成员。
3.狼图腾说
部分民俗学者联系北方民族狼崇拜,认为反映文化冲突。
1.文学传承
2.语言发展
"跋前疐后"成为固定成语,见《韩愈·进学解》
3.现代解读
钱钟书《管锥编》特别指出其"讽辩证法"文学价值。
(AI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