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6       共计:2520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公孙硕肤,赤舄几几。

狼疐其尾,载跋其胡。公孙硕肤,德音不瑕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狼跋其胡

"跋":踩踏;""野兽颔下垂肉。指老狼前行时踩到自己颈下垂肉。

2.载疐其尾

"载":又;"疐"zhì):绊倒。描写狼后退时被尾巴绊倒的窘态。

3.公孙硕肤

"公孙":贵族称谓;"硕肤"体态丰腴。暗指统治者外表雍容。

4.赤舄几几

"赤舄"(xì):红色礼鞋;"几":鞋头弯曲状。象征权力装饰。

三、白话译文

```

老狼前行踩颈肉,后退又被尾绊倒。贵族公孙体肥胖,金线红鞋尖翘翘。

老狼后退尾绊跌,前行又踩颈下垂。贵族公孙体臃肿,美名无损真可笑。

```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讽刺艺术

  • 双重意象对比:通过狼的笨拙动态与公孙华服形成荒诞对照
  • 循环结构:两章回环复沓,强化讽刺效果
  • 隐晦批评:"德音不瑕"反语揭示虚伪颂歌

# 2. 表现手法

  • 比兴运用:以动物习性喻人世百态
  • 细节白描:"舄几几"字刻画出统治者的虚荣表象
  • 节奏控制:二拍子韵律增强戏谑感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

学界多认为属西周晚期作品,反映厉王、幽王时期贵族统治危机。

2.社会语境

  • 井田制崩溃引发的阶层矛盾
  • "国人暴动"社会批判文学
  • 礼乐制度形式化的真实写照

3.政治隐喻

可能影射特定公孙贵族,如《竹书纪年》记载的虢石父等弄权大臣。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主旨分歧

  • 汉代郑玄解为"美周公"
  • 宋代朱熹提出"诗"
  • 现代学者多支持政治讽刺说

2.公孙身份考

郭沫若认为是泛指世袭贵族,闻一多则考证特指某位王室成员。

3.狼图腾说

部分民俗学者联系北方民族狼崇拜,认为反映文化冲突。

七、文化影响

1.文学传承

  • 开创"以兽喻人"传统
  • 杜甫《丽人行》"炙手可热"之笔法渊源

2.语言发展

"跋前疐后"成为固定成语,见《韩愈·进学解》

3.现代解读

钱钟书《管锥编》特别指出其"讽辩证法"文学价值。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狡童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猗嗟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