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山坡羊
作者:王实甫(元代著名杂剧作家,《西厢记》作者)
原文:
春睡朦騰,覺來時宿酲微醒。
東風料峭,吹不散、枕邊雲影。
畫簾半卷,看雙燕、蹴落紅英。
被池香冷,篆煙消盡,寶釵橫。
這其間,好夢難成,惡懷易驚。
甚心情、打扮嬌嬈,空對菱花鏡。
---
1.春睡朦騰:春日困倦恍惚貌。"朦騰"元代口语,形容半梦半醒状态
2.宿酲微醒:前夜酒醉未完全消散,"酲"指酒醉不适感
3.東風料峭:化用苏轼"料峭春风吹酒醒"含时间推移
4.蹴落紅英:"蹴"义踢踏,此处拟人化描写燕子碰落花瓣的动态
5.被池香冷:锦被上熏香已冷,暗示独卧时间之久
6.篆煙消盡:盘香燃尽成灰,喻示等待无果
春日困倦昏沉,醒来时昨夜醉意未消。
寒风微微刺骨,吹不散枕边残存的梦影。
卷起半边绣帘,望见双燕掠过、碰落满地残红。
被褥香气已冷,熏香燃尽成灰,金钗横斜发间。
这般境况里,美梦难续,愁绪易生。
哪还有心思梳妆打扮?只能空对镜中憔悴容颜。
---
---
根据曲中"釵橫"描写及"風料峭"气候特征,应作于王实甫晚年(约1310-1320年),此时元杂剧中心已由大都南移,文人普遍存在"不再"失落感。
---
1.与《西厢记》关联性
曲中"梦难成"可对照《西厢记·惊梦》"拆鸳鸯在两下里"展现"欲受阻",但本曲更侧重个体生命体验。
2.元曲同题作品对比
张可久同调名作多写田园闲适,而王实甫此曲承续了关汉卿"带过曲"的悲怆格调,体现"丽则派""辣派"的风格过渡。
---
1.作者权疑点
有学者根据《录鬼簿续编》记载,认为此曲或为明代贾仲明伪托,主要依据是"菱花镜"在元代绘画中罕见出现。
2.文本校勘问题
现存明万历刻本《雍熙乐府》与清初《九宫大成谱》存在三处异文:"宿酲"作"宿醒""峭"作"凛冽"寶釵"作"玉釵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