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3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词牌名:唐多令

标题:芦叶满汀洲

作者:刘过(南宋)

原文

芦叶满汀洲,寒沙带浅流。

二十年重过南楼。

柳下系船犹未稳,能几日,又中秋。

黄鹤断矶头,故人曾到否?

旧江山浑是新愁。

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似,少年游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注释)

1.汀洲:水边平地

2.南楼:武昌黄鹤山上的安远楼

3.黄鹤断矶:指黄鹤矶,传说仙人乘鹤处

4.浑是:全是

5.少年游:青年时期的纵情游乐

# (译文)

芦苇枯叶铺满水边沙洲,

清冷的沙滩蜿蜒着浅流。

二十年后重登这南楼,

柳树下系舟还未停稳,

不消几日,又到中秋。

黄鹤矶头断崖依旧,

昔日故友可曾重游?

面对旧江山尽是新增忧愁。

想买桂花酒重温旧梦,

终究不似,年少风流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系统构建

  • 自然意象群:芦叶、寒沙、浅流、柳树、桂花构成萧瑟秋景
  • 人文意象群:南楼、黄鹤矶、载酒暗示历史沧桑
  • 时间意象:"二十年"中秋"少年"形成今昔对比

# 2. 艺术特色

  • 结构张力:上片写景蓄势,下片抒情爆发
  • 炼字精妙:""带"字静态动态结合,"浑"强化愁绪浓度
  • 典故运用:暗用崔颢《黄鹤楼》的地域文化记忆

# 3. 情感脉络

```text

触景生情 → 时空错位 → 故人追忆 → 新愁叠加 → 青春凭吊

```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解析

# 1. 创作时间考证

据《龙洲词》记载,此词作于宁宗开禧二年(1206年)秋,时值:

  • 韩侂胄北伐前夕
  • 作者四十三岁流寓武昌
  • 距首次登楼恰二十年整

# 2. 南宋时代特征

  • 军事上:宋金对峙的脆弱平衡
  • 文化上:江南文人普遍的故国之思
  • 词坛:辛派词人"抚时感事"创作倾向

---

五、词学价值探讨

1.词史地位

龙洲词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,被陈廷焯评为"年来绝作"2.创新性体现

  • 打破传统悲秋主题的私人化表达
  • 将个人身世与家国命运双重叠加
  • 开创"以诗为词"议论化手法

3.后世影响

清代常州词派周济将其列为"宋词四家",影响近代王国维等学者

---

六、跨文本比较

对比维度刘过《唐多令》辛弃疾《鹧鸪天》
时空处理今昔纵向对比空间横向转换
愁绪载体中秋物候壮年白发
情感基调低徊怅惘悲壮激烈

---

七、学术争议点

1. "南楼"所指:

  • 主流观点认为指武昌安远楼
  • 部分学者考证可能为鄂州南楼

2. "游"解读分歧:

  • 青春追忆说(唐圭璋)
  • 政治理想说(夏承焘)
  • 复合主题说(当代学界)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