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8       共计:2521 浏览

一、原典呈现

篇名:《那》(《商颂·那》)

作者:无名氏(商周时期祭祀乐官)

原文

```

猗与那与!置我鞉鼓。

奏鼓简简,衎我烈祖。

汤孙奏假,绥我思成。

鞉鼓渊渊,嘒嘒管声。

既和且平,依我磬声。

於赫汤孙!穆穆厥声。

庸鼓有斁,万舞有奕。

我有嘉客,亦不夷怿。

自古在昔,先民有作。

温恭朝夕,执事有恪。

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。

```

二、分层解析

(一)词句注释

1."猗与那与":

  • 猗那(ē nuó):连绵词,形容乐舞柔美盛大的状貌
  • 与:语气助词,相当于"啊"

2."衎我烈祖":

  • 衎(kàn):使欢乐
  • 烈祖:功业显赫的先祖,指商汤

3."汤孙奏假":

- 奏假:祭祀时奏乐告神,"假"通"格"意为神灵降临

(二)白话译文

```

多么盛大美妙的乐舞啊!竖起我们的鞉鼓。

鼓声简简作响,取悦我们英烈的先祖。

汤王后裔虔诚祷告,祈求神灵赐予福祥。

鞉鼓声深沉回荡,箫管清越悠扬。

乐声和谐又安详,配合玉磬的鸣响。

显赫的汤王子孙啊!肃穆庄严的乐章。

大钟大鼓齐鸣奏,万舞阵容多浩荡。

我们有尊贵的宾客,也都欢喜又舒畅。

追溯遥远的往昔,先民早立此规章。

早晚温文又恭敬,祭祀礼仪须端庄。

神灵光顾这祭典,汤孙奉献表衷肠。

```

(三)艺术赏析

1.复沓修辞

"猗与那与"鼓简简"鞉鼓渊渊"叠词运用,形成音韵回环,再现祭祀场景的声效层次

2.感官描写

  • 听觉:"渊渊"鼓声、"嘒嘒"管声
  • 视觉:"万舞有奕"盛大场面
  • 触觉:"恭朝夕"礼仪触感

3.情感递进

由乐舞盛况(1-8句)→历史追忆(9-12句)→祭祀主旨(13-14句),完成从感官到精神的升华

(四)历史背景

1.商颂性质

现存《商颂》5篇均为商代祭祀乐歌,经周代宋国(商遗民封国)整理保存,本篇反映"殷人尚声"

2.礼制印证

《周礼·春官》载"鞉鼓掌教六鼓四金之音"与本篇乐器记载互为印证,体现商周祭祀用乐的承袭关系

3.甲骨文佐证

殷墟甲骨卜辞中常见"奏庸"舞于庭"记载,与本篇"庸鼓有斁,万舞有奕"跨时空呼应

三、延伸探讨

(一)文化比较

1. 与《周颂·清庙》对比:

  • 同:皆强调"肃穆"恭敬"祭祀态度
  • 异:商颂重声乐渲染,周颂重礼仪程序

2. 与《楚辞·九歌》关联:

共有的"神交感",反映先秦南北方祭祀文化的差异与交融

(二)现代价值

1.音乐考古

篇中"鞉鼓"管声"磬声"记载为复原商代乐器组合提供文本依据

2.礼仪研究

"事有恪"体现的职业操守观念,对现代仪式管理仍有启示意义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