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名:浣溪沙
作者:李清照(宋代)
原文:
髻子伤春慵更梳,晚风庭院落梅初。
淡云来往月疏疏。
玉鸭熏炉闲瑞脑,朱樱斗帐掩流苏。
遗犀还解辟寒无?
------
1.髻子伤春慵更梳
2.玉鸭熏炉闲瑞脑
3.遗犀还解辟寒无
------
发髻蓬乱懒得梳理,晚风轻拂庭院,梅花初落。
薄云飘过,月光斑驳疏落。
鸭形熏炉里的香料早已燃尽,朱红纱帐的流苏静静低垂。
当年辟寒的犀角簪,如今可还能驱散这彻骨寒意?
------
1.空间转换:从"庭院""帐"由外而内展现闺阁幽闭感
2.感官层次:
------
1.创作时期推定:
2.社会文化语境:
------
1.词牌选择深意:
- 《浣溪沙》双调小令的短促节奏,与瞬间情感迸发高度契合
2.比较文学视角:
- 与早期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对比,可见作者从少女欢愉到中年沉郁的风格演变
3.后世评价:
- 清代王士禛《花草蒙拾》称其"以寻常语度入音律,炼句精巧则易,平淡入调者难"
------
1."犀"释义分歧:
2.创作地点推测:
- 杭州说:根据晚年行踪记载
- 金华说:依据《打马图经》自序线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