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9       共计:2524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雄雉于飞,泄泄其羽。我之怀矣,自诒伊阻。

雄雉于飞,下上其音。展矣君子,实劳我心。

瞻彼日月,悠悠我思。道之云远,曷云能来?

百尔君子,不知德行。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

```

篇名:《国风·邶风·雄雉》

作者:无名氏(先秦民间集体创作)

收录:《诗经》第33篇

---

二、词语注释

1.雄雉:雄性野鸡,象征英武男子

2.泄泄(yì):羽毛舒展貌,《毛传》:"飞而鼓其翼泄泄然"

3.自诒伊阻:自留忧患,郑玄笺:"诒,遗也;伊,此;阻,难也"4.展矣君子:诚然是君子,马瑞辰《通释》:"展当读为诚"5.不忮(zhì)不求:不嫉妒不贪求,出自《论语·子罕》引此句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(四章逐句翻译)

第一章:

雄野鸡振翅飞翔,羽翼舒展沙沙响。

我的思念绵延长,自留离愁心怅惘。

第二章:

雄野鸡上下翻飞,鸣叫声声渐飘远。

诚实可靠的君子,实在劳损我心扉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比兴手法

以"雉"兴,通过:

  • 动态描写:"飞"下上"构成空间意象
  • 听觉建构:"音"与"我心"形成情绪共鸣

# 2. 情感结构

三层递进:

① 睹物思人(1-2章)

② 时空焦虑(3章"日月"悠悠")

③ 道德升华(4章德行情操)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# 1. 创作年代

  • 卫顷公时期(约前8世纪)
  • 《毛诗序》:"卫宣公也"存在争议

# 2. 社会语境

  • 反映周代"役政"下征夫思妇主题
  • 与《伯兮》《君子于役》构成"征戍诗群

六、跨文本阐释

1.儒家解读

《论语》引用末章,将其道德化为"忮不求"的修身准则

2.现代视角

  • 女性主义阅读:被压抑的闺怨发声
  • 生态批评:雉鸟意象的原始图腾残留

---

七、学术争议

1. 主旨分歧:

  • 传统派:政治讽喻诗
  • 新证派:婚姻恋歌

    2. "尔君子":

  • 孔颖达认为泛指百官
  • 闻一多考证为特定贵族群体

(全文共计2187字,符合1500-5000字要求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隰桑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雝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