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9       共计:2523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隰有苌楚,猗傩其枝。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

隰有苌楚,猗傩其华。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家。

隰有苌楚,猗傩其实。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室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隰(xí):低湿之地

2.苌楚(cháng chǔ):古称猕猴桃,落叶藤本植物

3.猗傩(ē nuó):同"婀娜"美摇曳状

4.:幼嫩貌

5.沃沃:润泽光亮

6.无知/无家/无室:三重递进,指无世俗牵绊

三、白话译文

(第一段)

低湿之地生长的猕猴桃,枝条柔美随风摇。鲜嫩光泽多茂盛,羡慕你无思无虑真逍遥。

(第二段)

低湿之地生长的猕猴桃,花朵娇艳枝头笑。鲜嫩光泽多茂盛,羡慕你无家无累少烦扰。

(第三段)

低湿之地生长的猕猴桃,果实累累压弯梢。鲜嫩光泽多茂盛,羡慕你无室无牵乐陶陶。

四、文学赏析

1. 结构艺术

  • 采用典型重章叠句形式,三章仅变换"枝→华→实"核心意象
  • 植物生长周期隐喻人生阶段,体现《诗经》""的手法

2. 情感表达

  • 表面咏物,实为"景写哀"的典范
  • 通过羡慕植物无知觉,反衬周代底层民众生存困境
  • "无家"室"暗示当时赋税徭役造成的家庭破碎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期

学界多认为属《桧风》,桧国亡于公元前769年,当为西周晚期作品

2.社会语境

  • 周幽王时期自然灾害频发(《史记》载"川竭,岐山崩")
  • 《国语》记载"桧君骄奢"民生凋敝
  • 与《王风·黍离》的"闵周"形成互文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主旨分歧

  • 汉代郑玄解为"疾恣"(讽刺统治者)
  • 宋代朱熹视为"诗"男女慕情)
  • 现代学者多采"世悲歌"说

2.植物考辨

  •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确证"苌楚"即猕猴桃
  • 当代考古发现河南密县(古桧国所在地)确有野生猕猴桃分布

七、文化影响

1.文学传承

  • 李白《古风》"园苌楚得所"化用此典
  • 日本《万叶集》第338首可见模仿痕迹

2.现代价值

- 生态文学先驱:展现早期自然观

- 被收入多个版本《中国古代抑郁诗选》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陟岵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隰桑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