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6:13:02       共计:2526 浏览

一、原文篇目

篇名:惜誓

作者:贾谊(西汉)

原文

惜余年老而日衰兮,岁忽忽而不反。

登苍天而高举兮,历众山而日远。

观江河之纡曲兮,离四海之霑濡。

攀北极而一息兮,吸沆瀣以充虚。

飞朱鸟使先驱兮,驾太一之象舆。

苍龙蚴虬于左骖兮,白虎骋而为右騑。

建日月以为盖兮,载玉女于后车。

驰骛于杳冥之中兮,休息虖昆仑之墟。

乐穷极而不厌兮,愿从容虖神明。

涉丹水而驼骋兮,右大夏之遗风。

黄鹄之一举兮,知山川之纡曲。

再举兮,睹天地之圜方。

临中国之众人兮,讬回飙乎尚羊。

乃至少原之野兮,赤松王乔皆在旁。

二子拥瑟而调均兮,余因称乎清商。

澹然而自乐兮,吸众气而翱翔。

念我长生而久仙兮,不如反余之故乡。

二、词语注释与白话译文

重点词汇注释

1.惜誓:王逸注"者,哀也;誓者,信也"对生命将尽的哀叹与对理想的坚守

2.沆瀣(hàng xiè):夜间水气,道家谓仙人所饮

3.朱鸟:南方七星宿的总称,在此作仙人仪仗

4.太一:天帝别名,亦指宇宙本源

5.少原之野:神话中仙人居所

白话译文

哀叹我年老体衰啊,岁月匆匆不复返。

想登九天远游啊,穿越群山日渐遥远。

看江河蜿蜒曲折啊,远离四海之滨。

攀附北极星稍歇啊,饮夜露充饥肠。

令朱雀在前引路啊,驾着太一神的象车。

青色长龙在左为骖啊,白色猛虎在右为騑。

以日月为车盖啊,载着玉女在后车。

奔驰在幽冥之中啊,休憩于昆仑之巅。

极尽欢乐不厌倦啊,愿与神明共徜徉。

渡过丹水纵马驰骋啊,感受大夏古国的遗风。

黄鹄初次高飞啊,便知山川的曲折。

再次高飞啊,得见天地的方圆。

俯视中原众生啊,乘旋风自在徘徊。

来到少原仙野啊,赤松子与王子乔都在身旁。

二位仙人调瑟定音啊,我随着唱起清商曲。

淡泊自在快乐啊,呼吸天地之气翱翔。

虽可长生为仙啊,却不如返回故乡。

三、文学赏析

艺术特色

1.空间叙事:构建"登天-游仙-思乡"三重空间,通过"天-众山-北极-昆仑-少原"的位移实现精神超脱

2.意象系统:朱鸟/苍龙/白虎构成神话意象群,丹水/大夏注入历史维度,形成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

3.情感张力:末句"反余之故乡"游仙套路,体现汉代士人"入世"的矛盾心理

思想内涵

  • 对《离骚》"远游"的继承与发展,将屈原的决绝转化为贾谊式的徘徊
  • "惜誓"双重性:既哀生命有限,又誓守理想,反映汉初知识分子在黄老思想与儒家入世间的挣扎

四、历史背景解析

创作年代

约公元前174年(汉文帝六年),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期间,时年28岁。"年老"为政治失意的隐喻。

政治语境

1. 汉文帝推行"而治"贾谊《治安策》的积极政见冲突

2. 文中"黄鹄举翅"喻自我政治眼光,"睹天地圜方"其《过秦论》的宏观历史视野

学术价值

  • 现存最早的汉代拟骚作品,开创"骚体赋"体裁
  • "游仙+思乡"影响后世《思玄赋》《游仙诗》创作

五、延伸探讨

版本争议

1. 王逸《楚辞章句》认为此篇"疑不能明"朱熹则明确归为贾谊作

2. 现代学者龚克昌通过韵律分析证实其符合西汉早期用韵特征

比较研究

与《吊屈原赋》构成"体双璧":

维度 《惜誓》 《吊屈原赋》
抒情方式 隐喻式仙游 直陈式哀悼
核心意象 神话体系 历史人物
情感结局 思乡回归 愤世决绝

文化影响

1. "建日月以为盖"被李白化用为"欲揽六龙,回车挂扶桑"

2. 文中的仙人群像成为后世"八仙"传说的文学雏形
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