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名:江城子
词题: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
作者:苏轼(1037-1101)
原文:
十年生死两茫茫。不思量。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。小轩窗。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---
1.乙卯年:宋神宗熙宁八年(1075年),苏轼时年39岁任密州知州
2.千里孤坟:王氏葬于四川眉山,与密州(今山东诸城)相距约两千里
3.尘满面:暗指作者因"乌台诗案"贬的政治沧桑
4.短松冈:栽种幼松的墓地,典出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"竹苞矣,如松茂矣
阴阳相隔整十年,
强忍思念却终难遗忘。
孤坟远在千里外,
满腹凄凉何处诉衷肠?
纵然重逢怕也难相认——
我早是风尘满面,两鬓如霜。
昨夜梦中忽返故乡,
见你临窗梳妆,
相视却无言,
唯有泪落千行。
可知那明月照耀的松冈,
年复一年令我痛断肝肠。
---
1.时空交错:现实→梦境→现实的三段式结构
2.意象组合:孤坟/轩窗/明月等意象形成蒙太奇效果
3.情感张力:"无言""千行"戏剧性对比
1.矛盾修辞:"量"与"自难忘"情感悖论
2.白描手法:"轩窗,正梳妆"六字激活记忆场景
3.虚实相生:尘鬓(实写)与幽梦(虚写)交织
---
1.创作契机:
2.词史地位:
1.生死观体现:
2.女性书写:
3.后世影响:
---
1."小轩窗"考:
- 四川民居说 vs 汴京官邸说
2.创作时间疑点:
- 正月二十日是否为实际忌日存在争议
3.政治隐喻论:
- 部分学者认为"尘满面"指新政迫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