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19     共 2529 浏览

一、诗歌本体信息

标题解析

"济驿"唐代驿站名,位于今四川绵阳境内;"送"此前已有赠别之作;"四韵"八句四联的律诗体式。标题精准交代了创作地点、对象及体裁特征。

作者简介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。此诗作于宝应元年(762年)严武奉召还朝时,正值杜甫漂泊西南时期。

原文呈现

远送从此别,青山空复情。

几时杯重把,昨夜月同行。

列郡讴歌惜,三朝出入荣。

江村独归处,寂寞养残生。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字词注释

  • 空复情:徒然含情
  • 列郡:指剑南节度使辖下各州
  • 三朝:指玄宗、肃宗、代宗三任皇帝
  • 出入荣:指严武历任要职的显赫经历

白话译文

遥相送别至此分离,青山依旧徒然含情。

不知何时能再共饮,忆昨夜月光下同行。

各州百姓讴歌挽留,三朝为官屡获殊荣。

独归江边茅屋之时,唯有寂寞伴我余生。

三、文学赏析

结构分析

首联以"送"起笔,通过""强化离情;颔联用"重把"月同行"今昔对比;颈联转写严武功绩,尾联落回自身孤寂,形成闭环结构。

艺术特色

1. 时空交织:昨夜共行与今日独归形成时间维度对比

2. 虚实相生:"几时杯重把"是虚写期待,"村独归"是实写当下

3. 政治隐喻:"三朝出入荣"含对朝廷更迭的感慨

情感层次

表层写送别挚友的不舍,深层透露出:

  • 对严武政治才能的钦佩
  • 自身报国无门的怅惘
  • 乱世文人命运的共同写照

四、扩展阐释

历史背景

严武此次返京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,后促成杜甫暂居成都草堂。两年后严武去世,杜甫作《八哀诗》再悼之,与此诗形成互文。

比较研究

与《送路六侍御入朝》对比:

  • 同写送别:彼作突出"不相见"的苍凉,此篇侧重"郡讴歌"的政绩褒扬
  • 同用月意象:彼处"露谁教桂叶香"凄清,此处"昨夜月同行"显温馨

文化影响

1. 成为后世研究唐代驿站制度的重要文本

2. "青山空复情"被化用于陆游《卜算子》"青山遮不住"

3. 日本江户时代诗僧良宽曾仿此体式创作《送别》诗

当代价值

- 展现士人阶层在乱世中的精神坚守

- 为现代人处理离别情绪提供古典范本

- 诗中"养残生"关于孤独价值的哲学思考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