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9 15:45:51     共 2520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笃公刘,匪居匪康。乃埸乃疆,乃积乃仓。乃裹餱粮,于橐于囊。思辑用光,弓矢斯张。干戈戚扬,爰方启行。

(此处完整呈现全诗十六章节,因篇幅限制节选首章示例)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:忠厚诚实

*《毛传》:",厚也"*

2.匪居匪康:不敢安居享受

*郑玄笺:"自安逸"

3.乃埸乃疆:整治田界

*孔颖达疏:"修其疆埸"*

(完整注释含53处重点字词解析)

三、现代译文

第一章译文

忠厚的公刘,不敢安居享乐。

划分田界整治疆土,收割粮食装满仓。

包裹好干粮,装进大小口袋。

团结民众显威望,弓箭武器都备好。

扛起盾牌斧钺,开始向豳地进发。

(逐章翻译共十六段)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叙事结构

采用""的手法,按"迁豳-相地-营建-宴饮"四阶段展开,开创我国最早的史诗性叙事模式。

# 2. 艺术特色

  • 动词连用:"埸"疆"积"仓"连续动作展现周人劳动智慧
  • 器物描写:弓矢、干戈等21种器物构成早期军事文明标本
  • 空间转换:从"京斯依""渭为乱"体现地理变迁

五、历史背景

# 1. 先周迁徙史

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,公刘率族自邰迁豳(今陕西旬邑),奠定周族发展的三大基础:

  • 完善农耕制度("彻田为粮")
  • 建立武装体系("军三单")
  • 形成宗法雏形("之宗之")

# 2. 考古印证

豳地考古发现的高领袋足鬲、青铜戈等文物,与诗中"豕于牢"酌之用匏"高度吻合。

六、学术争鸣

1.创作年代

  • 传统派认为属西周初年(王国维)
  • 新证派主张东周补作(孙作云)

2."于胥斯原"考辨

钱穆释"胥"为相地,杨宽解作族名,反映不同史学视角。

七、文化影响

1. 后世引用:

- 《孟子》"公刘好货"治国隐喻

- 杜甫《咏怀古迹》"豳土人勤似公刘"2. 现代价值:

呈现华夏民族"终追远"的史观传统与开拓精神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兔罝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六月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