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19     共 2529 浏览

一、诗文基本信息

标题:寄左省杜拾遗

作者:岑参(约715-770),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人物,与高适并称"高岑"

创作年代:天宝年间(742-756)任右补阙时

体裁:五言律诗

二、原文呈现

联步趋丹陛,分曹限紫微。

晓随天仗入,暮惹御香归。

白发悲花落,青云羡鸟飞。

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。

三、逐联注释

1.首联

  • 联步:同步上朝
  • 丹陛:宫殿红色台阶
  • 分曹:分部门办公(左省即门下省,右省为中书省)
  • 紫微:紫微省代指中书省

2.颔联

  • 天仗:天子仪仗
  • 御香:宫廷熏香气味

3.颈联

  • 白发:诗人自指年迈
  • 青云:喻仕途高位

4.尾联

  • 阙事:朝政缺失
  • 谏书:劝谏奏章

四、现代译文

我们同步踏上丹墀台阶,却分属门下中书两省。

拂晓跟随仪仗入朝议事,日暮沾染御香返回宅邸。

见落花悲叹白发渐生,望飞鸟羡慕平步青云。

圣明时代似无政事缺失,自觉谏疏日渐稀少。

五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艺术

全诗采用"承转合"经典结构:

  • 前两联纪实性描写朝堂日常
  • 颈联突转抒发个人感慨
  • 尾联反讽手法收束全篇

# 2. 修辞特色

  • 对比手法:""""年龄与仕途的双重对照
  • 象征意象:"花落"暗示时光流逝,"鸟飞"仕途理想
  • 曲笔讽刺:尾联表面颂圣,实讽谏诤之路堵塞

# 3. 历史背景

创作于安史之乱前夜,反映天宝后期言路闭塞的政治现实。杜甫同期任左拾遗,二人同为谏官却难有作为。

六、扩展研究

1.与杜甫唱和

杜甫《奉答岑参补阙见赠》可作互文解读,二人诗中均流露谏官困境。

2.唐代谏官制度

左拾遗(从八品上)与右补阙(从七品上)虽品阶低微,却有直接进谏之权,天宝后期逐渐形同虚设。

3.文学史价值

突破边塞诗固有风格,展现岑参作为朝臣的内心世界,为其现存140余首诗中少有的政治抒情诗。

七、名家评点

1. 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:"末二语似颂实慨,得风人微旨。"

2. 清·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:"写趋朝之景如画,结言讳疾忌医,唐人妙于立言。"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