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0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一、诗歌基本信息

标题:《春宫曲》

作者:王昌龄(698-757),盛唐边塞诗人代表,以七绝见长,被誉为"诗家夫子"。

体裁:七言绝句,收录于《全唐诗》,别名《春宫怨》《殿前曲》。

二、原文与注释

原文

昨夜风开露井桃,未央前殿月轮高。

平阳歌舞新承宠,帘外春寒赐锦袍。

注释

1.露井桃:无井亭覆盖的井边桃树,典出《宋书·乐志》。

2.未央:汉代宫殿名,此处借指唐宫。

3.平阳歌舞:平阳公主府歌女卫子夫,后被汉武帝立为皇后。

4.新承宠:一作"承新"新近受宠。

三、白话译文

昨夜的春风吹绽露井旁的桃花,未央宫前殿明月高悬。

平阳公主的歌女新获帝王恩宠,因帘外微寒被特赐锦袍御冷。

四、创作背景

此诗作于天宝年间,唐玄宗宠幸杨贵妃导致朝政荒废。诗人借汉武帝宠卫子夫旧事,暗讽当朝统治者沉溺声色。卫子夫原为歌女,得宠后取代陈皇后,最终结局凄惨,暗示荣宠无常。

五、艺术手法赏析

1.背面敷粉

全诗通篇写新人受宠:"风开露井桃"恩宠如春风化雨,"月轮高"以空间错位暗示得宠者地位崇高。未提"怨"字,却通过赐袍细节(春暖时节反常赐衣)暴露帝王过度关怀。

2.双关隐喻

  • "露井桃"写实景,又暗喻卫子夫以色事君。
  • "寒"表面写气候,实指宫闱斗争中新人面临的潜在危机。

3.以汉喻唐

借汉代宫闱影射唐玄宗专宠杨贵妃,揭示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本质。清代沈德潜评:"只说他人之承宠,而己之失宠,悠然可会"。

六、历代评点辑要

  • 明代钟惺:"丽语蓄意悲凉,此真悲凉也"。
  • 清代黄生:著""便知出望幸者之口,语脉深婉。
  • 现代解读:通过卫子夫故事揭示"人无千日好"的残酷现实。

七、延伸思考

1.宫怨诗传统

与杜荀鹤《春宫怨》直抒胸臆不同,王昌龄以旁观视角含蓄批判,开创"怨之怨"的新范式。

2.社会意义

诗中"承宠""锦袍"对比,折射出封建后宫"以色事人"生存困境。卫子夫最终被废自杀的史实(《汉书》载),更强化了诗歌的警示意味。

3.语言特色

- 意象组合:"桃"(艳色)、""孤高)、"锦袍"殊荣)构成视觉隐喻。

- 时空压缩:由昨夜春风到当下赐袍,浓缩宫廷斗争的持续性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