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7       共计:2520 浏览

一、原文呈现

篇名:《郑风·缁衣》

作者:无名氏(先秦民间歌谣)

原文

缁衣之宜兮,敝予又改为兮。适子之馆兮,还予授子之粲兮。

缁衣之好兮,敝予又改造兮。适子之馆兮,还予授子之粲兮。

缁衣之席兮,敝予又改作兮。适子之馆兮,还予授子之粲兮。

---

二、词句注释

1.缁衣:黑色朝服,古代卿大夫私朝所穿

2.:合身得体

3.:破旧

4.改为/造/作:渐进式修改(""改,""修,"作"重制)

5.:官署或私宅

6.:鲜明貌,指新衣光泽

---

三、现代译文

(逐章对应翻译)

首章:

黑色官服多合体啊,旧了我再为你改新衣。

送你到官署办公去,回来赠你崭新锦衣。

二章:

黑色官服多精美啊,旧了我再为你重裁剪。

送你到官署办公去,回来赠你华服耀眼。

三章:

黑色官服多宽大啊,旧了我再为你重新制。

送你到官署办公去,回来赠你光鲜新衣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重章叠句的艺术

通过"-好-席"进形容服饰美感,"-造-作"递进修改程度,形成音乐性与情感强化。

人物关系解读

  • 传统说:表现妻贤(《毛诗序》"美武公好贤"说)
  • 新解:可能反映主宾赠衣的贵族礼仪
  • 象征意义:黑色官服隐喻政治身份与责任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郑国政治环境

创作于春秋早期(约前770-前700年),郑武公时期推行"帑"政策,吸引周边人才,诗中"适馆授粲"招贤纳士的史实相关。

服饰制度考据

西周至春秋时期,缁衣为卿士阶层的标准官服,《周礼·春官》载"服掌王之吉凶衣服,祭群小祀则玄冕,兵事韦弁服,视朝则皮弁服"可互为印证。

---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作者身份之争

  • 汉代郑玄笺注认为属"美武公"
  • 现代学者多倾向民间集体创作

2."粲"训诂分歧

- 《说文解字》释为"貌" - 清代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提出或通"餐"指饮食款待

---

七、文化影响

1.礼制研究价值

印证《仪礼·士冠礼》"玄冠朝服缁带素韠"的服饰制度

2.后世化用案例

  • 王维《送缙云苗太守》"疏谢明主,腰章为长吏"暗用赠衣典故
  • 日本平安时代《和汉朗咏集》收录相关诗句

3.现代诠释

2023年河南新郑黄帝故里祭典中,曾依据此诗复原周代赐衣仪式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绿衣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羔羊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