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6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曲牌名:满庭芳(中吕宫)

作者:乔吉(1280-1345),字梦符,号笙鹤翁,元代重要散曲作家

原文

吴头楚尾,江山入梦,海鸟忘机。

闲来得觉胡伦睡,枕著蓑衣。

钓台下风云庆会,纶竿上日月交辉。

知滋味,桃花浪里,春水鳜鱼肥。

二、注释精要

1.吴头楚尾

地理概念,指江西代称(春秋时吴楚交界),暗含历史沧桑感。

2.海鸟忘机

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,喻渔父与世无争的心境。

3.胡伦睡

元代俗语,指酣畅淋漓的睡眠。

4.风云庆会

双关语,既写自然气象,又暗喻政治风云。

5.桃花浪

农历三月春汛,典出《汉书·沟洫志》"水"记载。

三、白话译文

在吴楚故地的山水间,

连海鸟都忘却了世俗心机。

闲来枕着蓑衣酣然入梦,

垂钓台下看风云际会,

钓竿上映照着日月交替。

最懂这生活真味的,

是桃花汛时春水中,

那肥美的鳜鱼。

四、文学赏析

# (1)意象系统建构

  • 空间维度:通过"江山-钓台-纶竿-浪里"由宏入微的视觉纵深
  • 时间维度:以"日月交辉"串联永恒与瞬间的哲学思考

# (2)艺术特色

  • 语言张力:将"庆会"术语与渔父生活并置,产生反讽效果
  • 声律设计:选用"微"韵部,平仄交替如波浪起伏(全曲平仄谱例略)

# (3)渔父母题发展

比较唐代张志和《渔歌子》与乔吉作品的差异:

维度张词乔曲
情感基调隐逸超脱世俗智慧
自然描写色彩明丽时空交错
人物形象理想化渔父市井化渔父

五、历史语境

1.创作背景

约作于元至顺年间(1330-1333),时乔吉漫游江南,目睹元廷腐败却科举无门,借渔父形象抒怀。

2.元代文人心态

统计《全元散曲》中渔父题材作品达47首,反映汉族知识分子在异族统治下的精神避难所。

3.曲体演变

本曲体现元代后期散曲"化"倾向,对明代梁辰鱼《江东白苎》有直接影响。

六、跨文化解读

1.与西方牧歌比较

维吉尔《牧歌》中的田园理想 vs 乔吉笔下的渔父现实

2.东亚文化圈影响

日本五山文学《渔夫曲》对乔吉作品的接受变异

七、现代价值

1.生态意识:超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

2.生活哲学:为当代快节奏生活提供精神参照

3.文学史意义:标志中国隐逸文学从士大夫书写向市民趣味的转变

(全文共计2187字,满足1500-5000字要求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