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2     共 2535 浏览

一、诗歌基本信息

标题:江南曲

作者:李益(748-829),中唐诗人,以边塞诗和闺怨诗著称,其作品常被乐工谱曲传唱。

体裁:乐府旧题,属《相和歌辞》,具有鲜明的民歌风格。

---

二、原文与注释

原文

> 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。

> 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。

注释

  • 瞿塘贾:长江瞿塘峡一带的商人。"贾"(gǔ)特指经商者。
  • 潮有信:潮水定时涨落,喻指自然规律的可靠性。
  • 弄潮儿:随潮水出没的船夫或渔人,此处暗含""与""重意味。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"嫁给瞿塘商人后,他屡屡失约误归期。若早知潮水如此守信,不如嫁给弄潮的男儿。"

---

四、诗歌赏析

# 1.艺术手法

  • 白描叙事:以商妇口吻直陈心事,语言质朴如口语,却蕴含强烈情感张力。
  • 对照联想:将"信商人""潮水",突显少妇的怨悔心理。
  • 奇崛转折:后两句从平淡叙事陡然升华,以"语"极致怨情,成为千古名句。

# 2.情感内核

  • 由盼生怨:"朝朝误妾期"揭示长期等待的绝望。
  • 由怨而悔:"与弄潮儿"情感宣泄,非实际背叛,反映唐代商妇的普遍困境。

# 3.社会意义

  • 唐代商业背景:中唐商品经济繁荣,商人长期外出,催生"怨商诗"题材。
  • 女性视角价值:诗歌罕见地以女性主体发声,批判了"利轻别离"世俗价值观。

---

五、扩展说明

1.李益的争议性

诗人因"妻过苛"被史书称为"益疾"诗歌对女性心理的刻画却细腻真实,形成创作与人格的反差。

2.与同类题材对比

  • 思征夫诗:多写边疆将士之妻的忧思,基调悲壮。
  • 怨商诗:如本诗,更具市井气息,语言直白泼辣。

3.后世评价

清代沈德潜评此诗:"荒唐之想,写怨情却真切。" 现代学者则认为其展现了唐代女性被动的生存状态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