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4     共 2521 浏览

一、诗作基本信息

标题释义:"赋得"唐代科举试帖诗格式,此诗是白居易16岁应试习作。古原指长安郊外的咸阳原,汉代皇家陵墓区,具有历史沧桑感。

作者简介:白居易(772-846),字乐天,中唐现实主义诗人,"新乐府运动"者,现存诗作2800余首,本诗是其少年成名作。

二、原文与分行解析

原文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逐句注释

1.离离原上草

- "离离"茂盛状,《诗经·王风》有"黍离离" - 意象选择:草原象征生命轮回,奠定全诗哲理基调

2.野火烧不尽

  • 科学依据:草本植物地下根茎耐高温,体现观察力
  • 隐喻:暗指顽强生命力,成为千古名句

三、白话译文

(现代汉语版)

茂盛的野草长满古原,

每年经历枯萎与繁荣。

烈火无法将其焚毁殆尽,

春风拂过又萌发新生。

蔓延的芳草遮蔽古道,

阳光下绿意连接荒城。

再次送别远行的友人,

萋萋草色浸透离情。

四、文学鉴赏

1. 艺术特色

  • 双线结构:自然现象(草)与人类活动(送别)平行展开
  • 炼字技巧:""接"二字动态化静态景物
  • 色彩运用:"晴翠""城"形成视觉对比

2. 哲学内涵

通过草的"荣-再生"循环,揭示:

  • 自然界永恒的生命法则
  • 人间聚散无常的必然性
  • 苦难中孕育希望的辩证关系

五、文化延伸

1. 后世影响

  • 成语"灰复燃"的意象来源
  • 现代改编:罗大佑《野百合也有春天》歌词原型

2. 比较阅读

  • 相似题材:王维《山中送别》、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
  • 反差题材:柳宗元《江雪》的孤绝意境

3. 地理考据

唐代咸阳原实地考察:

  • 现存汉代五陵遗址
  • 现代考古发现唐代驿道遗迹

六、学术争议

1. 创作时间考证:有学者认为实际创作于白居易20岁后

2. "王孙":可能为虚拟人物或早期交往的元稹

3. 政治隐喻说:部分研究者认为暗指永贞革新失败事件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