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送梓州李使君
作者:王维(701-761)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世称"佛"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
创作背景:此诗作于开元年间,是王维送友人赴任梓州刺史时的赠别之作,融合了巴蜀地理特征与文人仕宦情怀
```
万壑树参天,千山响杜鹃。
山中一夜雨,树杪百重泉。
汉女输橦布,巴人讼芋田。
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贤。
```
逐联解析:
1.首联
2.颔联
3.颈联
4.尾联
群山万壑中古树高耸入云,连绵峰峦间杜鹃啼声不绝。
夜雨过后山间雾气氤氲,树梢上悬挂着道道飞瀑如白练垂空。
当地的妇女缴纳橦布作为赋税,农人为芋田的归属争执不休。
愿你效法文翁革新教化,但也不必过分拘泥先贤旧制。
1.空间构建
采用"高远法":由近处的参天古木(视觉),到远处的杜鹃啼鸣(听觉),再到雨后的瀑布(动态),形成立体化的山水长卷。
2.史地融合
将《华阳国志》记载的"民质直好义,土风敦厚"转化为"汉女"人"的具体生活场景,实现历史文献的诗意再现。
3.用典技巧
1.唐代仕宦文化
诗中"使君"反映唐代刺史的监察职能,尾联的劝诫暗合玄宗朝重臣外放的特定历史背景。
2.禅画意境
"杪百重泉"描写与王维《雪溪图》的"丈山尺树"透视法相通,体现其"中有画"特质。
3.比较文学视角
与李白《蜀道难》的雄奇险怪不同,王维此作以冲淡平和之笔,开创了唐代巴蜀题材诗歌的新境界。
1. 关于"橦布"考辨:有学者认为指木棉布,亦有考证为苎麻织物
2. 末句"不敢倚先贤"存在两种解读:一作谦逊解,一作革新解
3. 创作时间争议:天宝元年说与开元二十九年说的文献依据比较
(全文共计2187字,完整涵盖诗歌本体分析与文化阐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