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4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一、诗作基础信息

标题解析

"杜少府之任蜀州"为典型唐代赠别名制:"送"题材性质,"少府"姓杜的县尉(唐代尊称),"任"即赴任,"州"今属四川崇州。标题完整呈现事件要素。

作者简介

王勃(650-676),字子安,绛州龙门人,"初唐四杰"。六岁能文,十六岁科举及第,曾任沛王府修撰。其诗突破六朝绮靡之风,《滕王阁序》为代表作。此诗作于诗人供职长安期间。

---

二、原文及结构

五律原文
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
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
格律特征

  • 平起首句入韵式("秦"津"邻"巾"押真韵)
  • 中二联严格对仗
  • 三四句流水对突破传统

---

三、逐联注释与译文

首联

  • 注释:

    "城阙"长安宫阙,"三秦"分封故地(关中),"五津"岷江五大渡口(借指蜀地)

  • 译文:

    三秦大地拱卫着巍峨长安,遥望蜀州但见风烟弥漫

颔联

  • 注释:

    "游"官员异地任职

  • 译文:

    你我同怀离别的怅惘,都是漂泊仕途的游宦

颈联

  • 注释:

    "邻"化用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

  • 译文:

    只要四海之内还有知心,远隔天涯也如近邻相伴

尾联

  • 注释:

    "路"典出《列子》杨朱泣途

  • 译文:

    莫要在分岔路口,效仿小儿女泪湿衣衫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情感脉络

1. 空间建构:长安→蜀州(实写)→四海→天涯(虚写)

2. 情绪转换:苍茫(起)→共情(承)→超脱(转)→劝勉(合)

艺术突破

  • 革新价值:突破南朝"黯然销魂"别模式(对比江淹《别赋》)
  • 哲学升华:将地理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("比邻"成千古名句)
  • 群体共鸣:精准捕捉唐代官员频繁调任的社会现实

---

五、扩展研究

版本流变

《全唐诗》载异文两处:"蜀州"作"蜀川"在歧路"或为"路侧"后世影响

1. 文学继承:王维"君更尽一杯酒"、高适"莫愁前路无知己"受其启发

2. 当代运用:2023年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改编为交响合唱

3. 国际传播:日本遣唐使抄本现存正仓院

争议探讨

  • 创作时间:咸亨元年(670)或总章二年(669)学界尚无定论
  • 受赠者考:杜少府或为杜审言族亲(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---

六、文化坐标

地理对照

唐代长安至蜀州路线图(剑门蜀道标记五津位置)

比较阅读

| 作品 | 情感基调 | 空间处理 |

|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
| 本诗 | 昂扬豁达 | 虚实相生 |

| 王维《渭城曲》 | 缠绵深婉 | 聚焦客舍 |

| 李白《渡荆门送别》 | 浪漫飘逸 | 山河壮阔 |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