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解析
"杜少府之任蜀州"为典型唐代赠别名制:"送"题材性质,"少府"姓杜的县尉(唐代尊称),"任"即赴任,"州"今属四川崇州。标题完整呈现事件要素。
作者简介
王勃(650-676),字子安,绛州龙门人,"初唐四杰"。六岁能文,十六岁科举及第,曾任沛王府修撰。其诗突破六朝绮靡之风,《滕王阁序》为代表作。此诗作于诗人供职长安期间。
---
五律原文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格律特征
---
首联
"城阙"长安宫阙,"三秦"分封故地(关中),"五津"岷江五大渡口(借指蜀地)
三秦大地拱卫着巍峨长安,遥望蜀州但见风烟弥漫
颔联
"游"官员异地任职
你我同怀离别的怅惘,都是漂泊仕途的游宦
颈联
"邻"化用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
只要四海之内还有知心,远隔天涯也如近邻相伴
尾联
"路"典出《列子》杨朱泣途
莫要在分岔路口,效仿小儿女泪湿衣衫
---
情感脉络
1. 空间建构:长安→蜀州(实写)→四海→天涯(虚写)
2. 情绪转换:苍茫(起)→共情(承)→超脱(转)→劝勉(合)
艺术突破
---
版本流变
《全唐诗》载异文两处:"蜀州"作"蜀川"在歧路"或为"路侧"后世影响
1. 文学继承:王维"君更尽一杯酒"、高适"莫愁前路无知己"受其启发
2. 当代运用:2023年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改编为交响合唱
3. 国际传播:日本遣唐使抄本现存正仓院
争议探讨
---
地理对照
唐代长安至蜀州路线图(剑门蜀道标记五津位置)
比较阅读
| 作品 | 情感基调 | 空间处理 |
|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本诗 | 昂扬豁达 | 虚实相生 |
| 王维《渭城曲》 | 缠绵深婉 | 聚焦客舍 |
| 李白《渡荆门送别》 | 浪漫飘逸 | 山河壮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