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5     共 2533 浏览

一、诗歌标题与作者

标题"刘十九"简洁的动宾结构呈现,其中"刘十九"白居易的挚友刘禹锡(堂兄刘禹铜)。唐代以排行称呼表亲昵,如元九(元稹)、李十二(李白)。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,常与这位故交饮酒唱和,此诗即为风雪夜邀饮的便笺式创作。

作者白居易(772-846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中唐现实主义诗人代表。其诗风平易晓畅,主张"文章合为时而著"与元稹共创新乐府运动,晚年诗作多显闲适淡泊之趣。

---

二、原文与词句注释

原文:

```

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

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

```

注释:

1.绿蚁:新酿米酒未过滤时浮面的绿色泡沫,细如蚁群

2.醅(pēi):酿造工艺中的发酵工序

3.红泥火炉:唐代陶制暖炉,因黏土含铁呈赭红色

4.:古汉语疑问语气词,相当于""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与场景还原

新酿的米酒泛着碧绿浮沫,红陶小炉煨着融融炭火。暮色渐沉天将飞雪,可否来寒舍共饮一杯暖酒?

诗人选取四个典型意象:

  • 绿蚁酒:展现家酿的新鲜质朴
  • 红泥炉:勾勒温暖的室内空间
  • 暮雪天:营造寒冷的外部环境
  • 邀饮句:凸显真挚的友情期待

这种"内外冷暖对比"的手法,形成强烈的诗意张力。

---

四、诗歌艺术赏析

# 1.色彩美学

  • "绿蚁""泥"构成补色对比,鲜艳明快
  • "晚天"的灰暗与"白雪"纯净形成层次过渡
  • 四句诗中完成"-红-灰-白"的色彩蒙太奇

# 2.情感表达

表面是日常邀约,实则蕴含三重深意:

① 对温暖人情的渴望(炉火喻友情)

② 暮年孤寂的自我排遣(对照刘禹锡"三年弃置身")

③ 超越时空的永恒之问("能饮一杯无"经典邀约范式)

# 3.语言艺术

  • 口语化表达:"饮一杯无"如家常对话
  • 留白技巧:不写友人应答,留给读者想象
  • 意象叠加:酒、炉、雪三个物象层层递进烘托主题

---

五、文化扩展

# 1.唐代饮酒文化

此诗反映中唐文人"酒待客"习俗。未经滤的酒称"醅"需即时饮用,与宋代黄酒陈酿传统不同。白居易《酒功赞》自述:"麦曲之英,米泉之精,作合为酒"可见其酿酒技艺。

# 2.诗人晚年心境

作此诗时白居易已历仕途沉浮(贬江州司马、杭州刺史等),转向"善其身"哲学。诗中温暖基调与早期《卖炭翁》的批判风格形成鲜明对比。

# 3.跨时代共鸣

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曾化用此诗意境创作:

"夜や 囲炉裏端に 友を待つ"(雪夜围炉待友人)

---

六、文学史地位

1. 中国诗歌史上最简短的邀约函(仅20字)

2. "绿蚁新酒"成为后世酒文化经典意象(李清照"三杯两盏淡酒"相呼应)

3. 现代仍被用作酒类广告文案原型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