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6:13:02       共计:2524 浏览

一、文献辑录

篇名:《哀时命》(收录于《楚辞章句·卷十二》)

作者:严忌(本名庄忌,东汉避明帝讳改称严忌,会稽吴人,活跃于汉景帝时期)

原文

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,夫何予生之不遘时!

往者不可扳援兮,徠者不可与期。

志憾恨而不逞兮,杼中情而属诗。

夜炯炯而不寐兮,怀隐忧而历兹。

心郁郁而无告兮,众孰可与深谋!

欿愁悴而委惰兮,老冉冉而逮之。

居处愁以隐约兮,志沉抑而不扬。

......

二、注释考辨

1.时命:王逸注"命运遭际"朱熹《楚辞集注》解作"气运"2.不遘时:"遘"""兴祖《补注》引《说文》"遇也"3.扳援:异文作"援"汤炳正《楚辞类稿》考证为楚地方言

4.炯炯:汉代习语,出土汉简多见,形容目光清醒状

三、现代译文

(节选首段翻译)

哀叹我的时运不及古代贤人啊,为何偏让我生不逢时!

逝去的圣王无法追从啊,未来的明君又难预期。

满怀憾恨难抒抱负啊,唯有将衷情倾注诗章。

长夜清醒不能入眠啊,隐忧萦怀直到如今。

......

四、文学赏析

1.抒情结构:采用"困境-历史追忆-精神超越"递进,延续《离骚》"发愤抒情"

2.意象系统:构建"寐"愁悴"沉抑"黑暗意象群,与《九章》形成互文

3.韵律特征:严格遵循"兮"字句式,但突破《九歌》的固定节奏,显现汉代骚体新变

五、历史语境

1.创作背景:反映景帝时期吴国文士的生存困境,严忌曾为吴王刘濞门客,七国之乱后政治失意

2.文体流变:标志楚辞从战国政治讽喻转向汉代个人抒情,启贾谊《吊屈原赋》先声

3.思想内涵:融合儒家"命观"道家"委运任化"体现汉初黄老思想影响

六、学术争议

1. 作者归属问题:部分学者认为可能经过刘向编订时的文字润色

2. 创作时间推断:龚克昌《汉赋研究》认为当作于严忌投奔梁孝王之后

3. 文学史定位:介于屈原骚体与汉大赋之间的过渡性作品
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卜居》--屈原 | ·下一条:《大招》--景差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