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2     共 2528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《减字木兰花·卖花担上》

宋·李清照

卖花担上,买得一枝春欲放。

泪染轻匀,犹带彤霞晓露痕。

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。

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白话译文

注释说明

1.减字木兰花:词牌名,由《木兰花》词牌减字变韵而来

2.春欲放:含苞待放的春花,象征青春与生命力

3.彤霞晓露:朝霞与晨露,暗喻花朵的娇艳欲滴

4.云鬓斜簪:将花斜插于如云的鬓发间

现代译文

从卖花人的担子上,买来一枝含苞待放的春花。

花瓣上泪痕般的露珠均匀分布,还带着朝霞染就的嫣红。

担心丈夫觉得我的容貌不如鲜花娇艳,

故意将花斜插鬓边,定要让他细细比较评看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艺术特色

  • 意象经营:通过"霞晓露"云鬓斜簪"等意象群,构建明丽鲜活的视觉画面
  • 心理刻画:以"怕郎猜道"少妇娇嗔心理,开创女性主体抒情先河
  • 双关修辞:"泪染"既指露珠,又隐喻闺中情思

# 2.词史地位

该词代表李清照早期创作风格,与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并称"闺情双璧"其大胆直白的爱情表达突破传统闺怨词范式,被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评为"直入唐贤之室"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探微

# 1.创作时期考据

据徐培均《李清照年谱》推断,此词作于1103-1105年间,时值李清照新婚燕尔,与赵明诚居于汴京。词中"卖花担"反映北宋都城"卖花风"习俗,《东京梦华录》载:"季春时节,万花烂漫,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"。

# 2.社会文化语境

  • 宋代花卉贸易兴盛,形成专业"户"
  • 簪花习俗体现宋人生活美学,《宋史·舆服志》记载命妇簪花制度
  •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词体革新的交汇

---

五、多维解读

1.女性主义视角:突破"女为悦己者容"传统,展现主动争取审美认同的姿态

2.植物象征学:木兰花在宋代象征高洁品格,暗含作者自我期许

3.词牌选择深意:"减字"与内容高度契合,通过形式精简强化情感浓度

---

六、相关研究文献

1. 王仲闻《李清照集校注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)

2. 陈祖美《李清照诗词文选评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

3. 诸葛忆兵《宋代科举制度与文学创作》(中华书局)相关章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