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名:忆秦娥
作者:李清照(宋代)
原文:
临高阁,乱山平野烟光薄。烟光薄,栖鸦归后,暮天闻角。
断香残酒情怀恶,西风催衬梧桐落。梧桐落,又还秋色,又还寂寞。
---
1.临高阁:登临高楼,暗含望远怀人之意
2.烟光薄:暮霭朦胧的光线渐弱,"薄"字体现光线衰减过程
3.闻角:古代军营报时乐器,暗示战乱背景
4.断香残酒:香炉冷烬、酒盏未干,具象化孤独状态
5.催衬:西风"催促衬托",拟人化手法
独自登上高楼眺望,起伏的山峦与平坦原野笼罩在稀薄暮色中。鸦群归巢之后,黄昏里传来军营的号角声。
燃尽的熏香与未饮完的苦酒,映衬着郁郁寡欢的心绪。萧瑟秋风催动着梧桐叶片飘零,落叶纷飞中,秋日的寂寥又一次侵袭而来。
---
1.空间建构:
2.时间线索:
通过"光薄→暮天→秋色"从黄昏到季节的时间推移
1.叠句运用:
"光薄"落"的重复,强化韵律节奏与情感浓度
2.情感曲线:
表层写景→"情怀恶"直抒胸臆→"还寂寞"螺旋式情感深化
---
1.创作时期推定:
根据"闻角"意象及李清照南渡经历,应作于1127年靖康之变后
2.时代镜像功能:
词中"山"可对应北宋末年的战乱时局,"栖鸦归"暗喻流民失所
---
1.与《声声慢》关联:
同写秋愁,但本词更侧重空间感的营造而非直接的情绪铺排
2.词牌特殊性:
《忆秦娥》原为唐代边塞词牌,李清照将其转化为婉约风格载体
---
1."断香残酒"版本差异:
部分版本作"香断酒残"平仄关系不同但意象内涵一致
2.词作归属存疑:
明代《花草粹编》首次收录,当代学者通过语言风格分析确认为李清照晚年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