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7     共 2523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词牌名:汉宫春

标题:潇洒江梅

作者:李邴(北宋)

原文

潇洒江梅,向竹梢疏处,横两三枝。东君也不爱惜,雪压霜欺。无情燕子,怕春寒、轻失花期。却是有、年年塞雁,归来曾见开时。

清浅小溪如练,问玉堂何似,茅舍疏篱?伤心故人去后,冷落新诗。微云淡月,对孤芳、分付他谁?空自忆、清香未减,风流不在人知。

---

二、词语注释

1.东君:司春之神,典出《楚辞·九歌》

2.塞雁:边塞迁徙的大雁,喻时序更迭

3.玉堂:华美厅堂,代指权贵场所

4.分付:宋人口语,意为"托付"5.孤芳:双关梅花与诗人自况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江边梅树恣意舒展身姿,从竹梢间隙横斜出三两枝条。春神竟不加怜惜,任其遭受冰雪欺凌。无情的燕子因畏春寒,屡屡错过花期。唯有年年北归的大雁,曾见证梅花绽放。

清澈溪流如白绢铺展,试问华堂怎比得上篱笆茅舍的意趣?自故人离去后,再无共赋新诗的雅兴。云月朦胧之夜,这株孤梅的幽香该向谁倾诉?徒自怀念往日清香依旧,高洁风骨本不需俗世知晓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经营

  • 三重对比:梅与竹的刚柔映衬、燕雁的时序认知、玉堂茅舍的价值取舍
  • 色彩构图:雪白(压)、淡月(微云)、清浅(溪流)构成水墨意境

# 2. 情感脉络

上阕写梅之生存困境→下阕转文人精神寄托,完成"-我-理"层升华:

```

物理层面:梅花抗寒特性

情感层面:文人孤高心绪

哲学层面: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

```

# 3. 词牌适配

《汉宫春》双调九十六字的中长调特性,完美承载"铺叙-转折-收束"的结构需求。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间:约北宋政和年间(1111-1118),李邴因党争外放时期

2.文人传统:延续林逋"妻鹤子"的隐逸审美,反映北宋末士大夫的集体焦虑

3.词学发展:体现由柳永铺陈向周邦彦思力安排的过渡特征

---

六、多维阐释

1.植物学视角

江梅(Prunus mume var. typica)实际花期在农历正月,与"雪压霜欺"的物候记录相符,反映北宋气候寒冷期特征。

2.书法关联

李邴现存《雪后帖》中"疏"横"字结体,与词中空间构图高度一致,体现诗书画互通的美学实践。

3.后世影响

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"苦争春"可视为本词精神内核的百年回响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