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18     共 2521 浏览

一、诗文标题与作者

标题:"咏怀古迹"为组诗总题,分咏庾信故居、宋玉宅、昭君村、先主庙、武侯祠五处古迹。

作者:杜甫(712-770)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,诗作以沉郁顿挫著称,本组诗创作于大历元年(766年)夔州时期。

二、原文与注释

其一(庾信故居)

> 支离东北风尘际,漂泊西南天地间。

> 三峡楼台淹日月,五溪衣服共云山。

> 羯胡事主终无赖,词客哀时且未还。

> 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。

注释

  • "支离"流离失所
  • "羯胡"指安禄山,暗喻庾信时代的侯景之乱
  • "江关"庾信晚年《哀江南赋》影响深远

其二至其五(篇幅所限节选关键句):

  • 宋玉宅:"落深知宋玉悲"(其二)
  • 昭君村:"一去紫台连朔漠"其三)
  • 先主庙:"华想像空山里"其四)
  • 武侯祠:"宗臣遗像肃清高"其五)

三、白话译文

其一示例

战乱中我漂泊西南,三峡的楼台遮蔽日月,与五溪异族共处云山。

安禄山这般胡虏终究不可信赖,文人伤时却难归故园。

庾信一生最为凄凉,晚年诗赋却震动江南。

四、文学赏析

1.结构艺术

  • 五首分咏五人,以""纽带,形成"古-伤今"时空
  • 每首八句,严守七律格律而富于变化

2.情感表达

  • 借庾信抒羁旅之悲(其一)
  • 托昭君写才士不遇(其三)
  • 咏武侯寄家国情怀(其五)

3.历史价值

- 开创"诗论史"范式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深度融合

五、扩展说明

比较研究

  • 与李白《登金陵凤凰台》对比:杜诗更重史实考据
  • 与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对照:杜甫多用具体人物典故

后世影响

- 清代沈德潜评:"气象雄伟,笼盖宇宙"- 成为后世"史诗"创作典范

文化意象

- "台朔漠"(昭君)象征和亲政策

- "华空山"(先主)暗讽盛衰无常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