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8     共 2529 浏览

---

一、原词呈现

词牌名:渔家傲

作者:王安石(北宋)

原文

平岸小桥千嶂抱,柔蓝一水萦花草。茅屋数间窗窈窕。尘不到,时时自有春风扫。

午枕觉来闻语鸟,欹眠似听朝鸡早。忽忆故人今总老。贪梦好,茫然忘了邯郸道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白话译文

# (1)字词注释

  • 千嶂抱:形容群山环抱如屏障
  • 柔蓝一水:化用杜甫"江水江花岂终极"句,指清澈泛蓝的溪水
  • 窗窈窕:窗棂精巧幽深貌
  • 邯郸道:典出唐传奇《枕中记》,喻指功名仕途

# (2)全文翻译

【上阕】

平缓的河岸上小桥横卧,群峰如屏将居所环抱。碧蓝的溪水缠绕着岸边花草,几间茅屋的雕花窗格分外雅致。这里尘埃难至,春风常驻宛如天然的扫帚。

【下阕】

午睡醒来听闻鸟语呢喃,斜倚枕上恍惚听见早朝鸡鸣。忽然惊觉故友皆已衰老。贪恋这桃源美梦,竟全然忘却了追逐功名的邯郸古道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空间建构艺术

  • 三重景深:远景(千嶂)、中景(小桥流水)、近景(茅屋)构成立体山水画卷
  • 色彩运用:"柔蓝"""冷暖色调对比,强化视觉冲击

# 2. 政治隐喻解读

  • 春风扫尘:暗喻远离朝堂纷争
  • 邯郸道:反映作者晚年对变法生涯的复杂心态,史料记载此词作于1076年二次罢相后

# 3. 词体创新特征

突破传统《渔家傲》的边塞主题,开创性融入山水田园意境,体现王安石"文为词"革新精神。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溯源

1.创作时间:熙宁九年(1076)退隐钟山时期

2.地理考证

  • "平岸小桥"指南京半山园遗址
  • 现存王安石手书碑刻可佐证场景真实性

    3.思想转变

  • 对比早期《桂枝香》的雄浑气象,此词展现"烂归于平淡"的哲学境界
  • 与同时期《菩萨蛮》形成"—入世"互文关系

---

五、跨文化比较

维度西方田园诗(如华兹华斯)王安石山水词
自然观泛神论崇拜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
政治寄托间接批判工业革命直接反映变法挫折
意象系统水仙、云雀等单一意象桥/嶂/窗等复合意象群

---

六、学术争议点

1."鸡"释义分歧

  • 主流观点:象征官场生活
  • 新锐考证:或指钟山报晓寺钟声(见《金陵梵刹志》)

    2.结尾句解读

  • 传统说:表达归隐决心
  • 近年研究:可能存在"欲忘难忘"心理(参考邓广铭《王安石年谱》)

---

七、文学史地位

1. 入选《宋词三百首》代表北宋山水词巅峰

2. 对后世影响:

  • 辛弃疾"带湖新居"词的空间叙事受其启发
  • 日本五山文学中常见对该词意境的化用

    3. 现代价值:

  • 生态美学研究的典型案例
  • 士大夫精神困境的文学标本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