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8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一、词作原文

《浪淘沙·帘外五更风》

〔宋〕李清照

帘外五更风,吹梦无踪。画楼重上与谁同?记得玉钗斜拨火,宝篆成空。

回首紫金峰,雨润烟浓。一江春浪醉醒中。留得罗襟前日泪,弹与征鸿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注释

1. 宝篆:篆香的美称,形如篆文的熏香

2. 紫金峰:南京紫金山,一说泛指远山

3. 征鸿:远飞的大雁,古代常作传信象征

白话译文

五更寒风穿透帘栊,将残梦吹散无踪。独自登上画楼,可还能与谁共赏?忆起当年用玉钗拨弄香火,如今篆香燃尽成空。

回望紫金山方向,烟雨迷蒙笼罩峰峦。整条江的春浪仿佛都浸在醉醒之间。衣襟上犹存旧日泪痕,只能弹向远飞的大雁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1. 时空交叠的抒情结构

上阕以"更风"黎明时分的孤寂场景,"吹梦无踪"字将抽象情绪具象化。下阕"紫金峰"的地理意象暗示对故都的追忆,形成由近及远的空间张力。

2. 女性书写的独特符号

"玉钗斜拨火"的细节描写,通过闺阁器物展现生活化场景,而"篆成空"的香灰意象,隐喻美好时光的消逝,体现李清照"以物载情"的典型手法。

3. 沉郁顿挫的声律特色

全词采用入声韵(风、踪、同、空、浓、中、鸿),短促压抑的韵脚与苍凉情感高度契合,尤其"江春浪醉醒中"字三顿,形成波浪般的韵律起伏。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探析

创作时期考证

据徐培均《李清照集笺注》,此词应作于建炎三年(1129年)后,赵明诚病逝于建康(今南京),词中"金峰"指南京紫金山,与"罗襟前日泪"指向丧夫之痛。

时代镜像折射

"鸿"意象暗含对北方沦陷区的牵挂,与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》"憔悴,风鬟霜鬓"互文,展现南渡词人共同的家国之思。

---

五、跨文本比较

与《声声慢》的互文性

两词均采用""情感触发器,但《浪淘沙》的"更风"时间特定性;《声声慢》"窗儿独自"与本词"画楼重上与谁同"孤独主题的复调表达。

对后世的影响

清代纳兰性德《浣溪沙》"被酒莫惊春睡重""梦"意象,明显脱胎于李清照此词,可见其艺术表现力的深远影响。

---

六、版本与争议

异文考辨

明代《花草粹编》作"篆成空"而毛晋《诗词杂俎》本作"鸭成空"宝鸭"指鸭形香炉。学者普遍认为"宝篆"更符合李清照用词习惯。

词牌辨析

此调实为《浪淘沙令》,属唐教坊曲变体。李清照现存词作中仅此一首用此牌,与其晚期沉郁词风相得益彰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